9+线形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  线形设计 ? ? 9.1? ?一般规定 ? ? 9.1.1? ?公路线形由公路平、纵、横三维立体线形构成,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平面、纵断面、横断面间组合与协调。 ? 9.1.2?? 线形设计从行驶力学上应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与经济,同时应注重驾驶者的视觉、心理及生理方面的要求。 ? 9.1.3?? 线形设计的要求随公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不同而异,设计中应注意: ? 1?? 线形设计应平顺、流畅、连续并同自然环境相协调。 ? 2?? 设计速度高的公路应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技术指标的最小(或最大)值,并保持各种线形要素的均衡性,避免线形突变。技术指标变化大的路段,宜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 ? 3??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60km/h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做到立体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设计速度愈高,线形设计所考虑的因素应愈周全,以提高服务质量。 ? 4?? 设计速度为≤40km/h的公路,应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线形要素规定的最大、最小值,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形要素的合理组合,并避免或减轻不利的组合,以确保行车安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 ??? 9.1.4 ??同一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长度不宜过短,线形技术指标应尽量保持相对均衡。两相邻不同设计路段之间其技术指标应逐渐变化。 ??????? 9.1.5? ?路线交叉前后应选用较高技术指标的平、纵线形。 ? 9.1.6?? 线形设计应运用公路路线透视图,或动态连续透视图,或公路路线动态模拟系统进行检验与评价。 ? ? ? ? 9.2?? 平面线形设计 ? ? 9.2.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 1???????????????????? 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 2? ?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公路转角过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已而设置小于7°的转角时,则必须按规定设置足够长的曲线。 ??? 3?? 两同向圆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型、凸形、复合形等曲线。 ? 4? ?两反向圆曲线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而组合成S形曲线。 ? 5?? 三、四级公路两相邻反向圆曲线无超高、加宽时可径相衔接;无超高有加宽时,中间应设有长度不小于10m的加宽缓和段。工程特殊困难路段设置超高时,中间直线长度不得小于15m。 ? 6 ??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 ? 9.2.2? ?直线的运用 ? 1? ?采用直线线形时,应注意直线同地形、环境的协调与配合,并不宜采用长直线。 ? 2? ?下述路段可采用直线: ? 1)? ?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 ? 2)? ?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等以直线条为主体的地区。 ? 3)? ?桥梁、隧道等长大构造物所处的路段。 ? 4)? ?路线交叉点前后的路段。 ? 5)? ?双车道公路为超车所提供的路段。 ? 3 ??当采用长直线线形时,应注意: ? 1)? ?纵坡不应过大,一般应小于3%。 ? 2)? ?同大半径的凹型竖曲线结合为宜。 ? 3)? ?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栽植不同树种等措施。 ? 4)? ?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宜采用运行速度对路面超高、停车视距等进行检验,必要时应采取设置标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 4? ?直线长度亦不宜过短,特别是同向圆曲线间不得设置短的直线。 ? 9.2.3? ?圆曲线的运用 ? 1? ?在适应地形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 2? ?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应注意: ? 1)?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 ? 2)? ?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一般值”。 ? 3)? ?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圆曲线最小半径的“最小值”。 ? 4)? ?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 ? 5)? ?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必须避免小半径圆曲线与陡坡相重合。 ? 9.2.4? ?回旋线的运用 ? 1?? 回旋线在线形设计中应作为主要线形要素加以运用。 ? 2?? 在确定回旋线参数时,应在下述范围内选定: ? R/3≤A≤R??????????????????? (9.2.4) ? 式中:? A —回旋线参数; ? R —与回旋线相连接的圆曲线半径(m)。 ? A值的大小依据地形条件及线形要求而确定。 ? 当R接近于100m时,取A等于R;当

文档评论(0)

爱是你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这一世渡尽红尘,若有来生,不再为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