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历史).docVIP

湖南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历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历史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备课组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回答1-5题。 中原地区大量种植葡萄和石榴,其栽种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下那个历史事件以后 A、秦始皇统一河套地区之后 B、昭君出塞之后 C、班超经营西域之后 D、张骞通西域只好后 2、下列各项有关唐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旧唐书》记载,中原“士女皆竟胡服” B、外国的刀豆、菠菜、甘薯等相继传入中国 C、扬州的民众可在繁华的夜市撒谎能够购买生活用品 D、从江南地区到洛阳可乘船走大运河 3、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 A、 资本主义经济代替封建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题 B、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略 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C、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旅游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5、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有史学家认为,湖南名人辈出,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回答6-10题 6、魏源编纂的《海国图志》,是一步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但是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尽管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但还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有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7、下列对曾国藩的评价 1是镇压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清军将领 2是中国近代早期军事工业的创办者 3是中国近代最早民用工业的创办者 4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A、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B、①②不正确 ,③④正确 C、①③④不正确 ,②正确 D、②③④不正确,①正确 8、下列维新变法的相关史实中,发生在湖南的是 A、陈宝箴支持变法运动 B、谭嗣同慷慨就义 C、梁起超主编《时务报》 D、康有为创办强学会 9、宋教仁组建国民党,想通过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这说明了 A、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 B、中国不具备实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C、《临时约法》存在严重缺陷 D、西方式的议会道路在近代不能拯救中国 10、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斗争中,毛泽东做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有 ①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确立了是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重要课题。回答11~14题 11、面对19世纪末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本,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13、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述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南柯一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