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建筑保护凸显南京兼容中外建筑之神韵.docVIP

近现代建筑保护凸显南京兼容中外建筑之神韵.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的近现代建筑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建筑走向现代建筑的尝试。同时,它也是包含了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史实的“无字书”。在南京,经调查核实并列入历史文化资源库的重要近现代建筑有900余处约1500余栋。截至2008年,南京已经有5批近现代建筑和历史风貌区名列政府“登录保护”名单之中。   近现代建筑,珍贵的历史记忆   一幢建筑,就是一部史书。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建筑学家评论说:“南京地处南北之中,交通便利,文化兼容并蓄,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比较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西化’,南京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汇南北,堪称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   从中山路两侧交错遗存的恢宏庞大的建筑群,再到散落在街巷之中的名人故居,时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民国建筑的大本营”。2006年起,我市启动了“民国建筑三年保护行动”,迄今已整修了1912街区(如图)、梅园新村、雍园、复成新村等多个民国建筑片区,颐和路12地块、桃园、慧园里出新改造也将结束,尤其是梅园、复成新村整治出新后,街区青砖、青瓦、青色围墙、青灰路面触目可及,梧桐婆娑,民国风情宛然,成为文物专家和市民都称道的工程。   立法规范,让民国历史轴线融入城市规划   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规划中,对历代都城格局保护有4个重点,民国历史轴线位居其中,目前,民国中山大道大部分风貌尚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历史文化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先决要素,推行“保老城、建新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融入了城市立法、规划的各个层面。南京为保护民国建筑,专门制定了《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出台了一部《重要近现代建筑和重要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建立了专家委员会和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   据了解,《2009年重要近现代建筑整治实施方案》也已经编制完成,共涉及10幢建筑和4片风貌区的整治,目前已经上报市政府批转。   “保好用活”,走系统而又创新的保护新路   从梅园新村的“留住老住户,留住民国风”,到颐和路公馆区12片区“腾笼换鸟”,把南京的近现代建筑找出来、保下来、整修出来并用起来,南京走出了系统而有创造性的保护新路。   2006年到2008年,南京市规划局、文物局和南京大学文化与遗产中心一起,对南京市近现代建筑资源进行普查。3年来,南京建立了总量达1500多幢近现代建筑的资源库。建立资源库后,南京对民国建筑设立了四级保护体系,从文物建筑保护扩大到非文物建筑保护,从单个建筑扩大到整个风貌区。   南京对民国建筑实施保护的同时,进一步“用活用好”,将“死宝”变成“活宝”。2004年前后,南京启动了“总统府”风貌区整治。玄武区在“总统府”靠近太平北路一侧的地块拆迁后,只保留了几幢旧的民国建筑,在东南大学帮助设计下,建造了一大批“仿民国建筑”,成功开发了“1912酒吧休闲街区”。“无中生有”的1912街区建设,完善了总统府周边环境景观,丰富了南京历史风貌区整治的内涵。在颐和路12片区改造中,鼓楼区另辟蹊径,把街区住户腾迁后,拆除了违章建筑,对31栋民国建筑临街进行“原汁原味、修旧如旧”修缮,保护修缮的同时,鼓楼区还在拆除建筑的废墟上,仿建了9栋民国建筑。如今,颐和路12街区整治已近尾声,该片区将建成南京一个总部经济聚集地。   今年,我市还将着手整治颐和路公馆第11街区、西白菜园、钟岚里和南京晨光厂四片风貌区。对大华戏院、中华书局旧址、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和邮电局旧址等4幢重要近现代建筑将进行整治出新,汇文书院钟楼等重要近现代建筑则进行立面修补,使其恢复原貌,并对周边进行环境整治。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