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景观形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景观形成 1800多年来,西溪湿地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由生态自然湿地逐渐演化为次生湿地。而民国以后的近百年里,由于战争、动乱和过度的人为干预和缺乏严格保护,西溪湿地逐步走向衰落。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实施保护,西溪湿地将遭受更多不可逆转、难以恢复的破坏和影响。   基于西溪湿地的现状和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要求,保护西溪湿地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修复清雅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恢复和增强湿地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始终遵循这些原则,并在建设湿地公园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1.1 加强原生态保护   周复多教授认为,外来物种就不应进入西溪湿地。西溪的原有植物柿树已经遭到破坏,一些原有的鱼塘被填掉,做人工景观时植入了大量园林植物。鱼塘改成了河道,有的驳岸、码头改成条石,不适合水生植物生长。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划定了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历史遗存三个保护区,设立湿地科普展示馆和3个生物修复池,将西溪湿地中生态环境较好、最精华、最具特色的区块实行相对封闭保护,不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目前湿地公园的三大生态区域和生态恢复面积达3.25平方公里,约占一期保护工程总面积的94%。   1.2 加强地形整理   在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研究基础上,工程进一步保护和修复地貌、水域的原生性,保护好柿基鱼塘、桑基鱼塘这些次生湿地的标志;并采用传统的原生态驳坎方式,进行淤泥护坡、插柳固堤、捻泥清淤等,对塘堤及大树根基进行加固保护。同时,整理了坍塌塘堤,沟通水系,对383个鱼塘实行了保护,尝试营造大水面、浅滩、沼泽和水草地,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动植物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和繁殖地。   1.3 优化植物配置   工程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的乡土树种或草本进行植被恢复,体现生物多样性。而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功能,体现湿地景观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种植水湿生植物。西溪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采取了大量片植、沿岸列植和点植相结合的方式,以充分体现湿地大范围景观的粗犷,并能透出局部景观的精致;挺水植物主要有芦苇、芦荻、芦竹、黄菖蒲等;浮水植物有菱、莲等;沉水植物则由于清淤、航运频繁之故导致湿地范围内的河道、池塘水体浑浊,水体光照不足,因此在整治与保护期间不宜引进沉水植物,但在中后期,可适当引入金鱼藻、水麦冬等沉水植物,以便维持河道、池塘内的底泥稳定。 位于烟水渔庄和深潭口之间的大片池塘里,水生植物丰富多姿,如菖蒲、水茭白、水葱、浮萍、野芹菜等,通过长长的亲水栈道在塘边环绕,游人可以信步走入水上,触手可得栏边亭亭的碧荷,俯身便可和鱼儿打个招呼,让人乐而忘返。正是通过挖掘了历史文化内涵,并指导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恢复,再现了西溪湿地的景观特色。   目前,西溪梅岸一区已恢复梅树200多亩。西溪湿地还计划补种约1000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更是为了水体的净化。因此西溪湿地的植物配置以突出自然和野趣为主,注意防止人工园林化的倾向。   1.4 设置水禽栖息地和观鸟台   在保护好现有的大块湿地、林地和草地等自然场所的基础上,在农田、养殖场及树林、院落、花园、绿地上设置人工鸟巢等设施,吸引鸟类的栖息,再现群鸟欢飞景观。同时为了让游客欣赏到群鸟纷飞的情景,在保护区内设置观鸟台,对当地的渔事、养蚕等农事活动也进行合理安排和严格控制。游人亦可泛舟在河港水汊,可以和鸟儿更加接近,或看鸟儿在草丛啄食,或看水禽在浅滩捕鱼,更可体会诗中的优美意境:“移舟起清响,沙雁一行出”,亦或“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