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国际部2006学年第一学期汉语期中考试试卷.docVIP

上海中学国际部2006学年第一学期汉语期中考试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中学国际部2008学年第一学期汉语期中考试试卷 学科代码:CHI0710 水平:A 教师:童、陆、樊、 日期:2008.10 年级:七年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本卷试题满分为97分,3分为卷面书写分。 《论语》默写:(5分) 1、子曰:,不亦乎?2、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为仁之本与3、 子曰:,鲜矣仁!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使民以时。 看海是一件愉快的事,尤其是看上潮时的海。当那潮水升到沙滩上来时,如果从山上望下去,你可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 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这样一片盖过一片,永不休止。从山上走下来,到沙滩上看那潮水就像是 过来的,仿佛是一幅展开着的画,一点儿一点儿卷起来,到沙滩高处,画便卷完了。这还是初上潮的情景,等到高潮时(尤其在阴历的十四五日)那不是一片一片地拥过来,却是一大块一大块 过来 过来了。到了沙滩上,像是忿怒极了,跳起来,飞起来,轰轰地怒号,因为被顽固的沙滩阻止着,便吐了一堆白沫而退下去,但又立刻再用力挤到沙滩上,像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后来那沙滩果然被潮水渐渐征服了。远望海水冲激岛边,像是一阵阵的白烟。天空照射着强烈的阳光时,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将近沙滩时,便都不见了。但前面又有一大堆在滚过来了。海岛脚下有时还有一点两点特别明亮的,像是常明灯,永远在海面照明。 1、请在方框里填上恰当的动词。(4分) 2、请摘录选文中的一个明喻句,并指出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3分) 明喻句: 。 本体: ;喻体: 3、选文中对潮水的描写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请从文中找出例句各一句:(4分)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二)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 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 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 (2)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3)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4)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5)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全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6)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7)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8)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