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决策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研究 刘晓星12何建敏2 (1广东商学院金融系 广州 510320) (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6) 摘要:行为金融理论是西方国家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它的出现弥补了现代金融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文中从行为金融理论产生的背景出发,着重分析了基于该理论的投资行为理论模型和投资策略及其投资风险的测量方法,简要评价了行为金融理论是从学科之外寻求推动金融学发展的新动力,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行为金融 投资决策 理论模型 Title: Investment Research Based on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Liu xiao-xing He jian -mi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 Jing 210096, China Abstract: The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is the advanced field of finan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western countries.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makes up with the shortfall of modern finance theory about personal behavioral analysis. The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ses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theory model and investing strategy and measurement ways of investing risk based on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from formation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 briefly values the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that looks for finance theory’s new development power from other subjects and offers a new vision that people know finance market. Key words: behavioral finance investment decision theory model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背景综述 行为金融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综合现代金融理论、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等学科形成的新兴理论,它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的理论,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 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 ,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现代金融理论崇尚定量方法和优化,并充分承袭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基本上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之中。人们在做金融决策时被想象成具有经济学家的知识水平和一致的预期,认为只有理性投资者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将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视为黑箱,简单的将其看成是效用或财富的最大化,由于假设条件的过分理想化,使得经典的现代金融理论陷于理性的误区中。忽略了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情绪、时间压力等对决策的影响,而这明显与现实有差异。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存在金融市场的“异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