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我国《劳动法》中核心的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最终都通过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来实现。因此,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贯穿在整个劳动法律规范体系中,各项具体的劳动法律规范都是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在不同情形中的反映。 本章阐述了劳动者权利义务的法律渊源和特征,重点论述了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劳动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以及其他权利等)和主要义务(劳动义务、提高职业技能义务、执行安全卫生和劳动纪律的义务、遵守职业道德义务以及其他义务等)。 第一节 劳动者权利义务的法律渊源和特征 一、劳动者权利义务的法律渊源 (一)外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劳动者在宪法上的基本权,是以18、19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民主自由观念为基础的,因此特别强调对自由权的保障。 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第1条就强调人的出生及生存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人权宣言》第4条规定:“所谓自由,指不损害他人自由的行为,均有权行使。个人自然权利的行使,除不妨碍社会其他成员享有同一权利外不得限制。且限制必须以法律规定为限。” 第5条规定:“法律只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法律未禁止的行为都可以自由行使。法律未强制的行为,任何人不强制他人行使。” 20世纪以后,各国宪法对于人权保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与之从前大不相同的变化。突出了国家为人民集合的团体,个人的自由应当受到社会繁荣与发展的约束,应以法律加以限制。 此时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以卢梭为代表,强调通过社会契约确认自由平等权利是法律权利,主张在社会状态中,一切权利都被法律固定下来,而自由与平等是一切立法体系的两大主要目标,根本就不存在没有法律的自由,也不存在任何人是高于法律之上的 此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成为宪法和法律的重要内容。很多国家的宪法都规定劳动权利受法律保护,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寻找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劳动者有权享有每周依法的休息权和每年带薪休假,劳动者不得放弃自己这两项权利,各种劳动受到法律保护,确保劳动者获得公平报酬,同工同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劳动者的结社权利、集体谈判和集体行动、工作自由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二)国际劳工公约的规定 1948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决议所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3、24条规定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休息权利,包括就业权、自由选择职业权、公正报酬和平等待遇权、组织和参加工会权、休息和休假权。 国际劳工组织将涉及结社自由和承认集体谈判权利、消除强迫或强制劳动、废除童工、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四个方面的劳工公约视为“核心标准”,或者称之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这四项权利涉及8个公约 (1)结社自由和承认集体谈判权利的公约有两个,即1948年《结社自由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和1949年《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权利公约》 (2)消除强迫或强制劳动有两个公约, 即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和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国际公约》 (3)废除童工有两个公约,即1973年《最低年龄公约》和1999年《最恶劣形式童工劳动公约》 (4)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有两个公约,即1951年《对男女工人同等价值的工作付与同等报酬公约》和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 (三)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在劳动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我国《宪法》第44条至第46条之规定给予了最高法律效力的确认。 依据《宪法》的确认和规定,《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法律特征 (一)劳动者权利与义务既具有对应性,又具有单向性 (二)劳动者的权利范围广泛,是由多层次构成的综合权利 (三)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具有人身属性 第二节 劳动者权利的内容 一、劳动权 (一)劳动权的含义 劳动权,是劳动者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依法享有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权也可以称为就业权,范围涉及职业获得权、自由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 职业获得权包括要求政府提供工作机会的权利和拒绝用人单位非法解雇的权利 自由择业权是劳动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包括是否从事职业劳动,从事何种职业劳动,何时从事职业劳动,在哪一类或者哪一个用人单位从事职业劳动等。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否定了就业上的行政安置和强迫劳动 平等就业权是劳动者平等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这是公民在法律和社会上平等在就业方面的体现。 “歧视”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