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知能训练 文-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高考)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2.(2012·无锡一中检测)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多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2·山东实验中学一诊)“中国是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完全继承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现代文化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文化的地位 4.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5.温家宝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家宝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6.(2012·南京三模)儒家主张“仁爱”,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道家追求“天人合一”,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推崇“即心即佛”,有利于人的内心和谐……这此国学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国学思想应成为我国当代文化的主旋律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应被全部传承 7.(2011·东北三校二模)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 ①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2012·厦门模拟)下图中“教”字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教”字的右边象征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棍棒),左下是一个“子”字,左上两个又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号,金文、小篆只是甲骨文略加变形而已,演变至楷体,字形变化较大。宋朝朱熹依据“教”的楷体字形训话字义:“‘文’‘孝’谓之‘教’。”这一演变告诉我们(  ) 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要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9.人类文化是经过教育的不断选择、整理和积累的结果。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价值取向、文化本身的价值以及个体认识和掌握文化的能力等因素,对文化进行筛选和整理,并通过教育过程使文化得到保存和发展。当然,也有一些珍贵的文化要素由于与教育的价值不相符合而不能进入教育内容,进而得不到传递而导致绝迹。这表明(  ) A.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影响作用 B.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C.教育的过程就是获取间接经验的过程 D.教育是传递文化唯一有效的途径 10.2011年8月31日,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的开斋节。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伊玛目宣讲教义。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对传统文化中________的继承。(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1.我国古人一直坚信可以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也影响着现代中国。这是因为(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儒家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 C.孔子后裔及弟子的传播 D.孔子的思想是先进的,一直为人们所推崇 12.“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有些学校以《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教育经典为教材,安排专门的教师和课时,深入开展传统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