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单片机计算器崔祥通毕业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系 别: 通信与电子系 专 业: 汽车电子技术 班 级: 汽车电子一班 学 生 姓 名: 崔祥通 学 生 学 号: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51单片机计算器的设计 指 导 教 师: 庄乾成 起 讫 日 期:2011 年9月26号~2011年 11月11号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摘要 基于51单片机计算器的设计 摘要:计算器(calculator ;counter)一般是指“电子计算器”,该名词由日文传入中国。计算器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机器,拥有集成电路芯片,但结构简单,比现代电脑结构简单得多,可以说是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电脑),且功能也较弱,但较为方便与廉价,可广泛运用于商业交易中,是必备的办公用品之一。 本任务是个简单的多位数四则运算,程序是根据教材和网络中的程序参考编写而成,在功能上还不是很完善,限制也不较多。本任务重在设计结构和自我锻炼,让我们用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系统的锻炼。 报告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计算器将完成的功能有整数的加、减、乘、除等。 关键词:MCS-51 8051单片机,计算器,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2 1. 绪论 5 2.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6 2.1设计目标和实现方法 6 2.2整体方案论证 6 3. 系统硬件的设计与介绍 7 3.1复位电路的设计与运用 7 3.2时钟振荡器电路的设计与运用 7 3.3输入电路的设计 7 3.4输出电路的设计 10 4.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介绍 12 4.1 LED显示程序流程图设计 12 4.2读键输入程序流程图设计 14 4.3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16 4.4仿真与调试 17 5.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1简易计算器源程序 22 1.绪论 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是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大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以随身携带。    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期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没有差别。    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型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快速发展,也为实现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1642年,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引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在另外一个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减计算。1694年,莱布尼兹在德国将其改进成可以进行乘除的计算。此后,一直要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了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2. 软件设计方案 2.1 设计目标和实现方法 为了满足简易计算器的基本要求,可以进行基本的运算(加减乘除),数据归零和出错警告提示,我们采用基于51单片机设计计算器,并用七段共阴级LED 数码管显示数据,4*4的矩阵键盘实现数据的输入。 2.2 整体方案论述 根据简单计算器的功能和本方案中的设计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了MCS 51 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简单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考虑如下: ①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对数字的大小范围要求不高,故我们采用可以进行四位数字的运算,选用8 个LED 数码管显示数据和运算结果。 ②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 系统模块图: 图2-1 系统模块图 3. 系统硬件的设计 3.1 复位电路的设计 上电复位的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天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