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读:长江水灾
【社会问题的背景】
(1)2010年7月20日上午8时,三峡建库以来长江最大洪峰以每秒70000立方米的流量经过大坝。这已超过1998年最大53000立方米的洪峰值。7月23日,越过三峡大坝的洪峰汹涌到达洞庭湖,出水口水位上涨达32.94米。
(2)据2010年7月23日8时统计,湖北省超汛限水位水库合计泄洪流量1450立方米每秒;沿江滨湖地区开启大型排涝泵站63处、309台提排,田湖统筹排水流量4441立方米每秒,日排水量3.84亿立方米;超警戒1253.93千米。 其中,湖堤超设防298千米,超警戒水位244千米;长江堤防超设防1242.46千米,其中超警戒水位155.98千米;汉江堤防超设防320.95千米,其中超警戒水位88.4千米;中小河流堤防超设防1385.98千米,其中超警戒水位766.55千米。
(3)目前,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等地区的洪灾或有所缓解,接下来,下游的汛情将接受考验,如湖北、安徽等中下游省份陆续出现严重灾情,鄱阳湖已连续6天水位超警戒。
(4)随着长江上游降雨量的逐步聚集,7月10日8时,三峡入库流量最高达到36000立方米每秒。三峡水库先后开启三个泄洪深孔泄洪,成为今年入汛首次泄洪。一直到7月20日,三峡不断在泄洪。而水灾过后,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三峡库区的主要外动力地质现象,也是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本身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推进,目前整个库区已发现的崩塌、滑坡达4000多处。
(5)截至2010年7月15日9时,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6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累计农作物受灾6155千公顷,受灾人口9750万人,因灾死亡594人、失踪212人,倒塌房屋5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人民币。
【社会问题的成因分析】
(1)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从根本上动摇山体植被拦蓄功能。天然植被砍伐后,普通暴雨就造成洪涝灾害。(2)将奔腾的河流拦腰截断,建大小发电站,挡住了洪水的去路,抗旱防洪的功能可能就会下降。(3)围湖造田,大面积湿地消失,蓄洪能力降低。(4)拉直海岸线,填海造田,将近海湿地填为平地。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围海造田”增加的是陆地,但消失的是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近海湿地。
【社会问题的对策分析】
(1)要防患于未然,必须从保护森林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根子入手,加大林业建设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林业现代化。
(2)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特别注意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使投资建设真正发挥作用。
(3)要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不能为了一时的农地增加和农业增产而放任伐林造田和围湖造田。应逐步还田于林、还田于湖,降低水患的发生机率。
(4)大力宣传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努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可持续的森工产业和生态农业;
(5)通过有关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积极引导发展相关产业和替代产业,降低某些地区对“林业”的依赖性。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只有从市场需求角度减少森林砍伐,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6)切实停止滥采乱伐,实行封山台林,大力植树造林种草,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人河泥沙。
(7)防洪工程要除险加固,提高其实际防洪标准与抗洪能力。在新建堤防或对旧堤的除险加固时,要尽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确保工程质量。
(8)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非工程防洪措施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及早建立洪水保险运作机制。
(9)进一步补充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管,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在全社会进行“普水教育”和防洪减灾知识宣传。
2、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概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标准表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从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道德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动力机制和整合机制等诸多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或本质规定所作的阐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