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用对甲酚残渣制备酚醛聚氨酯涂料
用对甲酚残渣制备酚醛聚氨酯涂料
The Format Criterion of Master Degree Thesis of LZJTU
摘 要
涂附磨具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树脂将粉碎的贝壳粉附在羊皮上磨东西。而早期涂附磨具的制造,资料报道是在1721年,英国首先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销涂附磨具产品的商业性企业(称作sandpaper)。在1760年,法国人用天然磨料粘到一张纸上做成了砂纸,1831年英国人用天然刚玉粘到一块布上,做出了砂布,这就有了砂纸和砂布。直至1891年,工业性生产的人造磨料―碳化硅诞生,1897年刚玉也生产出来,涂附磨具从此由天然磨料转化为人造磨料,获得了很大发展。20世纪随着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化的发展,1904年第一条悬挂式干磨砂布砂纸生产线问世,1951年静电植砂和酚醛树脂开始应用,使涂附磨具从简单的手工操作跃进至机械化加工的行业,从而赋予涂附磨具新的生命力。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在磨具三大系列产品中,近年来涂附磨具已经跃居销售额的首位。
采用醇酸树脂制造的涂料,酸值低,能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并能与其他多种合成树脂改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和提高它的物理或化学性能。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
关键词:涂附磨具 酚醛树脂 快固化 增韧 绿色环保 圣泉
聚氨酯涂料以其优异的粘结性,耐磨擦性、光泽度高等优良性能在涂料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深受市场和广大消费者亲睐。尤其是近几年来的新型聚氨酯环保材料和特种聚氨酯材料的问世和相继投入市场,更是给聚氨酯树脂及涂料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从聚氨酯涂料的组成特点,组成,种类等各个方面介绍了聚氨酯树脂在涂料中的作用和应用。针对聚氨酯涂料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了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 聚氨酯 涂料 应用 研究 树脂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4816193 摘 要 PAGEREF _Toc214816193 \h IV
HYPERLINK \l _Toc214816194 Abstract PAGEREF _Toc214816194 \h V
HYPERLINK \l _Toc214816195 第1章 绪 论 PAGEREF _Toc214816195 \h 1
HYPERLINK \l _Toc214816196 1.1 涂料用酚醛树脂及相应涂料发展概况 PAGEREF _Toc214816196 \h 1
HYPERLINK \l _Toc214816197 1.2 涂料用醇酸树脂及相应涂料发展概况 PAGEREF _Toc214816197 \h 1
HYPERLINK \l _Toc214816198 1.3 涂料用聚氨酯及相应涂料发展概况 PAGEREF _Toc214816198 \h 1
HYPERLINK \l _Toc214816200 第2章 涂料制备 PAGEREF _Toc214816200 \h 2
HYPERLINK \l _Toc214816201 2.1 原料名称及产地 PAGEREF _Toc214816201 \h 2
HYPERLINK \l _Toc214816202 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 PAGEREF _Toc214816202 \h 2
HYPERLINK \l _Toc214816203 2.2 页眉、页脚说明 PAGEREF _Toc214816203 \h 2
HYPERLINK \l _Toc214816204 2.3 段落、字体说明 PAGEREF _Toc214816204 \h 2
HYPERLINK \l _Toc214816205 2.4 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 PAGEREF _Toc214816205 \h 2
HYPERLINK \l _Toc214816206 结 论 PAGEREF _Toc214816206 \h 5
HYPERLINK \l _Toc214816207 致 谢 PAGEREF _Toc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