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件 大学是什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理论课部 2008年4月25日 大学是什么 参考文献: [英]约翰.亨利.纽曼(Newman ,J.H.1801-1890):《大学的理念》(The Ideal of a University),高师宁等译,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Haskins,C.H.1870-1937):《大学的兴起》(the Rise of Universities) ,邱立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大学之理念》(1942)(The Ideal of the University)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胡显章、曹莉主编〈大学的理念与人文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甘阳:“通识教育文章系列” 侧重于组织机构特征的界定: [美]查尔斯.H.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    “到12、13世纪,世界上才出现了有组织性教育——即以系科、学院、学习课程、考试、毕业典礼和学位为代表的教育机构。” 博洛尼亚:(中世纪的发展历程) 罗马法复兴的中心     学生社团和教师社团      博洛尼亚大学 [法]巴黎大学、[意]帕尼亚大学、[英]牛津大学、[英]剑桥大学、[德]海德堡大学……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Haskins,C.H.1870-1937):《大学的兴起》 大学是中世纪的产物: 1、公元12到13世纪,一股知识复兴的潮流涌入西欧。 古代希腊、罗马的知识(如欧氏几何、亚里士多德、拖勒密、医学著作、罗马法教科书等)重新被重视,在欧洲的北部的巴黎,以及南方的意大利的博罗尼亚,成为这场知识复兴的中心。博罗尼亚是罗马法复兴的中心。 2、博罗尼亚大学——“教师和学生的社团” 。 因为这样一个知识的复兴,吸引着众多青年……翻山越岭、甚至漂洋过海汇集到巴黎和博罗尼亚,组成了许多学术团体——最早的大学就是如此——“教师和学生的社团”。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所谓的统一、集中的教育机构。 《大学的兴起 》 3、学生和教师社团的特点 (1)作为社团的大学,是对抗市民的一种手段。 (2)作为社团的大学,还是对抗“教师”的手段。 (3)被学生排斥在外的教师也组成了一个行会或学院,并规定了入会的资格——以考试的方式获得执教许可证(最早形式的学位)。 侧重于“大学精神”特征的界定: 古希腊的“高等教育”——以培养精英和完美人格为目的的教育 但是,那时候没有“大学”,像苏格拉底这样的名师,他的学生也不可能向他索要一张毕业文凭。 柏拉图的 “雅典学园”:学术与人格的教育 柏拉图(前427-前347),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 流亡国外12年,游历埃及、北非 回国在雅典郊外创办“阿卡德米学园”,从事学术研究、著述和教育活动40年,直到去世。 拉斐尔:雅典学园(壁画,梵蒂冈大教堂) [英]约翰.亨利.纽曼(Newman ,J.H.1801-1890):《大学的理念》(1859) 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非职业教育。 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心智的培养和塑造。对一个人进行心智的操练、理性的操练和思考的操练。让一个人具有理性、公正、自由的品质。 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 1929年三十岁的 哈钦斯出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掀起“名著仔’(Great Book Boys)运动,成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芝加哥大学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文理为主 什么是大学:我们的思考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渊源是古希腊)学术为主 大学是培养精英的高等教育部门 大学是以启迪人的心智、开化人的心灵、培养健全完美人格为目的,因此,所开课程是为此服务的。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至善” 大学应该实行导师制: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人格熏染,文化传承(问答与漫谈) 大学里应该有学术的自由 * * * * * * 世界大学之母——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1088) 博罗尼亚城俯瞰 雅斯贝尔斯 *[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1942)     “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为了这个目的藐视一切想剥夺这种自由的人的地方”

文档评论(0)

shiquguany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