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1 绪 - 2 -
§1.1 电磁波及电磁波谱 - 2 -
§1.1.1 电磁波 - 2 -
§1.1.2 电磁波谱 - 2 -
§1.2 大气对遥感监测的影响 -3 -
§1.2.1 大气成分 -3 -
§1.2.2 大气结构 -3 -
§1.2.3 大气的影响 - 4 -
§1.2.3.1 大气的反射作用 - 4 -
§1.2.3.2 大气的吸收作用 - 4 -
§1.2.3.3 大气的散射作用 - 4 -
§1.2.3.4 小结 -4 -
§1.2.4 大气窗口 -4 -
§2 地物的波谱特性 - 5 -
§2.1 地物波谱与地物波谱特性 - 5 -
§2.1.1 地物波谱 - 5 -
§2.1.2 地物波谱特性 - 5 -
§2.2 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 - 5 -
§2.2.1 地物反射与反射类型 - 5 -
§2.2.2 地物的反射率 - 6 -
§2.2.2.1 概念及影响因素 - 6 -
§2.2.2.2 差异的意义 - 7 -
§2.2.3 地物反射波谱与反射波谱曲线 - 7 -
§2.2.3.1 概念 - 7 -
§2.2.3.2 不同地物不同反射波谱及其意义 - 7 -
§2.2.3.3 几种常见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特征 - 8 -
§2.3 地物的发射波谱特征 - 9 -
§2.3.1 黑体辐射 - 10 -
§2.3.2 实际物体辐射 - 11 -
§2.3.2.1 基尔霍夫定律 - 11 -
§2.3.2.2 地物的发射率(比辐射率) - 11 -
§3 地物波谱曲线的作用 - 12 -
§4 小结 - 12 -
地物的波谱特性
§1 绪
遥感之所以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电磁波来判断地物目标和自然现象,是因为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特征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波的反射或发射辐射特征。因此遥感技术主要是建立在物体反射或发射电磁波的原理之上的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一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1.2 大气对遥感监测的影响
大气辐射通过地球大气照射到地面,经过地面物体反射后,又要经过大气层才能被航空或航天平台上的传感器接收。因此,电磁辐射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对遥感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吸收、散射、反射和透射作用。
§1.2.1 大气成分
大气主要由由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粒子组成等组成。大气中的主要气体包括N2,O2,H2O,CO2,CO,CH4,O3;此外悬浮的微粒有尘埃、冰晶、水滴等,这些弥散在大气中的微粒称为气溶胶。以地表面为起点,在80km以下的大气中,除H2O、O3等少数可变气体外,各种气体均匀混合,所占比例几乎不变,所以把80km以下的大气层称为均匀层。在该层大气物质与太阳辐射相互作用,是导致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
§1.2.2 大气结构
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大气的结构分层为:
对流层:高度在7~12 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大气条件及气溶胶的吸收作用使电磁波传输受到减弱,因此在遥感中侧重研究电磁波在该层内的传输特性。
平流层:高度在12~50 km,底部为同温层(航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温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在地面上观测不到0.29μm波长的太阳辐射。在该层内电磁波的传输特性与对流层内的传输特性一样。
电离层:高度在50~1 000 km,大气中的O2、N2受紫外线照射而电离,对遥感波段是透明的,是陆地卫星活动空间。
大气外层:800~35 000 km ,空气极稀薄,对卫星基本上没有影响。
§1.2.3 大气的影响
太阳辐射进入地球之前必然通过大气层,太阳辐射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使能量不断减弱,约30%被云层和其他大气成分反射回宇宙空间,约17%被大气吸收,仅有31%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1.2.3.1 大气的反射作用
大气中云层反射对电磁波各波段均有强烈的影响,造成对遥感信息接收的严重障碍。因此目前在大多数遥感中,尽量选择无云的天气接收遥感信号,选择少云、无云的遥感影像。
§1.2.3.2 大气的吸收作用
大气层中某些成分对太阳辐射产生选择性吸收,即把部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本身内能。有些波段能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有些波段则被吸收,因此形成了许多不同波段的大气吸收带(见P23 图2-8)。
(1)氧气:主要吸收小于0.2 μm的太阳辐射(紫外线);0.155μm为峰值。高空遥感很少使用紫外波段的原因。
(2)臭氧:数量极少,但吸收很强。对航空遥感影响不大。0.2-0.36 μm, 0.6 μm
(3)水: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介质。到处都是吸收带。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邮储银行柜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第二批)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通威新员工入职培训第一次考试.docx VIP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87分);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1).pdf VIP
- 入学证明怎么写(模板).docx VIP
- GBT 11345-2023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pdf VIP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第二批)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解读《GB_T 44770-2024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全面解读.docx VIP
- 西安研学旅行策划书3篇.pdf VIP
- 建筑工程识图课件-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