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

泾河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概 述 泾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区位于泾源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东起沙南峡口,西至响龙河,全长10公里。该区域是泾河主干流区,两岸区域宽广,泾水流经量大,风光秀美,历史传说较多,《西游记》、《柳毅传书》等传说典故多源于此,清人胡纪谟著有:《泾水真源记》,并题诗“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至高陵不受污。”历代诗人、画家都对这里有精彩的描述。1935年10月2日,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军由甘肃通渭城北上,6日越过平凉,穿沙南峡,沿泾河西行,把尾随追击的敌军甩掉,夜宿泾河农家,革命的种子撒向了泾河两岸。199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泾河源命名为爱国教育基地。 2、泾河湿地生态旅游区周围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泾源县(含泾河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以六盘山南段部分山体、水域为主。地理位置为东径 106°13′~106°29′,北纬39°33′25″~35°16′58″,总面积为751平方公里,东南西分别与甘肃的平凉、华亭、庄浪为邻,北与宁夏固原、隆德两县毗邻,与西安、兰州、银川几乎以300—400公里等距。该旅游景区西部有老龙潭、二龙河,凉殿峡景区,东部有沙南峡,胭脂峡景区,北靠泾华公路。 2.2 地质地貌 六盘山脉是一座南北走向的狭长石质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西高东低的强烈切割的中山地貌,山地海拔约在2000—2500米,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相对高度800—1000米。山顶浑圆山坡陡峻呈阶状,地表受流水切割十分破碎,红土层大部分裸露,河谷纵横多成V谷。由于受白垩纪的剧烈下沉,堆积了3000多米厚的六盘山群碎屑岩,晚期燕山运动时褶皱隆起,喜马拉雅山运动再次将其抬升,自东向西山顶面构成三个海拔2000米、2300—2400米、2800—2900米的阶梯。由于在白垩时接受了巨厚的河湖沉积物,这些沉积物构成了六盘山的主体。地层主要以泥岩、泥灰岩、质粉沙岩、灰岩等为主,地貌类型为侵蚀构造中山地和侵蚀构造低山地,是典型的地质公园。 2.3 气候 泾源县属中温湿润气候区,季节特征春寒、夏旱、秋短、冬长,年平均气温5.7℃,最热(七月)平均17.4℃,最冷(一月)平均气候-7.0℃。极端最高温度32.6℃,极端最低温度-27.4℃,≥10℃的积温1846.6℃。年日照时数为2100—2400小时,无霜期90—130天,年平均降水量650.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148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0—70%,黄土高原上的一块“湿岛”。泾源的这种气候特别适合于避暑旅游,是与毗邻景区的特殊区别之处。 2.4 资源 2.4.1 水资源与土壤 六盘山水资源是宁夏区内最丰富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0.5万立方米,年径流总量2.1亿立方米,其中项目所在的泾河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492万立方米,占泾河流域总径流量的30%。六盘山土壤类型分为: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新积土、红土和粗骨土,其中以灰褐土面积最大,是山地造林的良好基础。 2.4.2 植物资源 六盘山属国家的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13科382属78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植物有15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桃儿七、黄芪两种。主要造林树种及经济植物65种,主要药用植物39种,花卉观赏植物17种。六盘山特有植物三种,即六盘山棘豆、四花早熟禾和紫穗鹅观草。森林是六盘山生态系统的主体,历史上六盘山曾经以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优势的古森林。由于宁夏自然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类型已不存在,现存的天然林均属次生类型,且以杨桦的比重最大。泾源县境内天然草场占全县面积的23.2%,天然林和人工林占全区的30.8%,森林覆盖度为30%,现胭脂峡景区内树木繁茂、物种丰富,绿地率在95%以上。 2.5 社会经济 泾源县辖4乡3镇,114个行政村和一个国营六盘山林业局及所属6个林场,2004年底总人口为12.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其中回族人口8.8万人,占总人口的72%。由于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差,地方优势未能发挥,使其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到2004年底,工农业总产值2.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工业总产值6900万元,第三产业1.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5万元,增长27.3%;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00万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291元,增长1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22%。1983年被国家列为“三西”地区特困地区之,2000年又被列为六盘山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 2.6 历史沿革 泾源县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为戍狄部落游牧人和乌氏、焉支氏居住地。宋乾德二年(964年)始置安化县,属秦凤路仪州(今平凉市),金大定七年(11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