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当前金融领域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王朝阳 博士 2011-10-16 主要内容 国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及影响 国内金融形势及若干突出问题 解决当前金融问题应标本兼治 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主权信用遭降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持续 8月2日,奥巴马签署法案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并决定在在未来十年内削减政府赤字2.1万亿美元以上,使美国在短期内避免了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8月5日,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债务评级由AAA下调至AA+,同时将评级的前景展望继续维持为负面。 8月10日,美联储下属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维持0~0.25%的现行联邦基金利率到2013年中期。 1.国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及影响 1.国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及影响 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和美元资产将面临价值缩水的重大威胁 截至2011年5月末,我国持有美国国债11598亿美元 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高达31975亿美元,其中美元及美元资产占到60%以上 奥巴马宣称:“市场依然确认我们的信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或许更确切的说法是“除了美国国债,国际市场没有太多其他的选择”——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性 美国和美元霸权地位走向——衰落?或许“道阻且长” 1.国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及影响 新一轮欧洲债务危机卷土重来,将加剧全球金融动荡,并阻碍世界经济复苏 6月13日,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连降三级至CCC的全球最低等级; 7月6日与12日,穆迪又相继将葡萄牙与爱尔兰的主权信用评级调降至垃圾级; 10月7日,惠誉调降意大利及西班牙主权评级,评级展望均为负面。 危机逐渐从小国向意大利等经济大国蔓延,既表明了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的态势,也深刻揭示出欧元区政治权利与经济责任不对称的内在制度缺陷 1.国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及影响 (信用)货币的本质:国家主权 作为超国家的权力主体,无论欧洲央行还是欧盟,事实上都缺乏足够的政治决策能力支持其经济决策。因此,欧洲几乎不存在短期内走出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欧盟经济大国或许能够在这一轮债务风暴中挺住,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在所难免。 直接影响全球投资者的情绪、风险偏好 给持有欧元区国债的投资者造成账面亏损,从而启动新一轮的去杠杆化进程,并由此加剧金融市场震荡 1.国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及影响 两轮危机: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 前者表现为流动性和信用紧缩;对后者来说,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并不短缺,并且货币也能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得到。 但是,相对充裕的流动性却不愿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非良性互动中,国际金融市场或将“经常性”地受到不确定事件的冲击 发达国家的公共债务和金融体系稳定、全球经济失衡造成的汇率波动、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2.国内金融形势及若干突出问题 国内金融形势总体状况 货币供应量增速总体回落,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向常态回归,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开始显现。 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放缓,非典型金融脱媒的现象较为突出,或将影响金融调控效果。 金融市场整体平稳运行,货币市场利率震荡走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但升值压力更加凸显。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性和阶段性风险需要高度重视 价格总水平偏高,稳定物价总水平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2.国内金融形势及若干突出问题 2.1 非典型意义的金融脱媒——民间高利贷现象 典型意义的金融脱媒,指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一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当前的存款减少并不足以构成金融脱媒,潜在风险来源于脱媒的非典型性: 一方面,商业银行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提供融资服务,把本应在“表内”进行的交易转至“表外”撮合; 另一方面,通过大量发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将相当规模的资金留置在银行内部,防止表内存款流失。 脱媒是商业银行为规避管制和应对“负利率”的变通之举。 非典型脱媒的产生,使大量资金游离于表外并在很大程度上躲开了监管者的视线,将给金融调控带来困扰,并对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构成潜在威胁。 2.国内金融形势及若干突出问题 根源:金融管制 资金价格(利率)不能反映资金供需,官方利率与民间利率并存; 逻辑上,应该鼓励更多的“高利贷”,通过供需平衡从而转变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技术2_2_2.ppt
- 12.4公式法提公因式.ppt
- 精益生产原创理解,分模块.ppt
- NBS财务需求分析.ppt
- 世界新秩序论.ppt
- 人为什么觉得心累呢02.ppt
- 一路上有你.ppt
- 全民族的抗战定.ppt
- 004化学探究实验专题.ppt
- PPT模板——花.ppt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有一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夺冠】.docx
- 2025年河南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预热题】.docx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综合题).docx
- 2024年案件风险防控学习心得体会范例(4篇) .pdf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全国通用).docx
- 2024年竣工验收管理制度(三篇)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