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难病诊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屑病-中医难病诊治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四肢伸侧和头皮为多见。病程日久,顽固难治。银屑病中医又名“白疙”、“疙风”、“蛇风”、“松皮癣”等。隋朝《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其症状与银屑病较为相似。然白疙作为一个病名,始见于清代《外科大成》:“白疙,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疙,俗呼蛇风。”《外科证治全书》对其描写较为细致:“白疙,一名疙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曰:“白疙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有风邪客皮肤,亦有血燥难荣外。”以上文献对银屑病的描述虽较为粗浅,然而,关于其皮损特征和病因病机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艾灸病处及奇穴治疗癣病,其经验尚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1984年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患病率为0.123%,约占皮肤科门诊的5%~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然女性比男性发病高峰早10年。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与遗传、病毒和细菌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机能障碍、神经精神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本病西医治疗多从细胞学角度出发,有些方法虽疗效很好,但停药即复发,尚难以根治。 现代中医治疗银屑病,在1956年就有外治法的文献报道。80年代,内服法日渐引起重视,运用温阳补肾法和搜风祛湿解毒法治疗本病。70年代,新的中医中药疗法迭出,如采用中药加长波紫外线(黑光)照射疗法(又称中药光化疗法)、洋金花麻醉疗法及中药抗肿瘤疗法等。80年代起,在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动物模型,并利用电子显微镜等各种新技术,研究和探索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发现采用活血化瘀法可调整机体微循环障碍,包括调整神经血管的紊乱。据观察,中药治愈的银屑病患者,虽不如西药见效快,但对治愈者多能延缓复发时间,有的甚至可巩固多年而不复发,副作用亦少。用中医中药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鉴于目前各地判断疗效不一,其痊愈率则在30%~63%,复发率为25.3%~50%不等,综观几十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寻找一个规律性较强,疗效较高,经得起反复验证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痊愈率,减少复发率,仍属必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病因病机 目前对银屑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内因多由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外因多为风、热、湿诸邪客于肌肤。在发病及病变过程中均可涉及五脏。其病机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热 过食鱼腥、厚味、辛辣之品,致脾失健运,郁滞蕴热,或因情志不舒,气机壅滞,郁久化火,毒热蕴伏营血而发于肌表。 瘀 风、热、湿诸邪客于肌肤,或久病成瘀,以致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而发为此病。 虚 病久或肝肾不足,阴血亏损,化燥生风,肌肤失于濡养。 银屑病有血热、血虚、血瘀、血燥之分,其苔脉不一,证候有异,虚实有别,也常可风湿、湿热、热毒杂至,相兼为病,是谓内外因均可导致此病的发生。 二、辨证分型 1.风热 初发或复发不久。皮疹发展迅速,红色或深红色丘疹、斑丘疹及小片红斑散布于躯干、四肢,亦可见于头皮、颜面,素面覆有银白色鳞屑,易脱屑,剥落后有点状出血,或偶见同形反应,伴瘙痒,发热,周身不适,口渴咽干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血热 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进行期,或红皮病型银屑病。皮损不断增多、扩大,或泛发全身矿皮疹嫩红、潮红,鳞屑较多,瘙痒甚,有点状出血,或同形反应,伴心烦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苔薄白或微黄,脉滑数或弦数。 3.血燥 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的静止期或退行期。病程日久,皮肤干燥,皮疹呈硬币状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强行剥离后基底部出血不明显。很少有新皮疹出现,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淡,苔净,脉弦细。 4.血瘀 多见于银屑病久治不愈者。皮损硬厚,多为钱币状、地图状,少数为蛎壳状。皮疹暗红,经久难退,鳞屑附着较紧,时有瘙痒,面色暗黑,口干不欲饮。舌质偏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沉或涩。 5.血虚 皮损大多呈大小不等之点状或斑块,色暗淡,干燥,脱屑,基底淡红,瘙痒较甚,或见有稀疏新疹出现,常伴头晕,心悸,乏力,目糊昏花,面色萎黄,关节酸痛。舌质淡胖,苔薄腻,脉细。 6.风湿 多见于关节型银屑病。除有寻常型银屑病的红斑、丘疹、银白色鳞屑、点状出血等皮损外,还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尤以手足等小关节多见,指趾末端关节受累也较为常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7.湿热蕴毒 多见于脓疱型和脓疱性红皮症型银屑病。皮损泛发全身或局限于两手足掌跖部。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脓疱,成批出现,此起彼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