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迷恋网络游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度迷恋网络游戏 ??? 暑假来临,孩子沉迷电子游戏已成为家长头疼的问题,也是当前一种社会问题。我国目前玩网络游戏的人数已超过2000万,去年花在网络游戏上的金额达到了5亿美元。而沉湎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却要为此付出更大代价,除了影响学习,更可怕的是有损身心健康。长期沉溺电子游戏可引起近视、诱发癫痫、导致精神不振,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损害人际关系、诱发品行障碍,甚至发展为人格障碍。   ??? 近两年来,因网瘾引发焦虑、多动等症状的患者占青少年门诊的10%左右,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17岁,男女生比例为7∶3。据了解,目前医学界已经将上网成瘾明确列入心理疾病。而目前本市尚无专门治疗网瘾的门诊,就诊者大都分布在各个综合性医院的心理科。而据医生介绍,前来就诊的孩子,几乎100%认为自己很正常,认识不到迷恋网络已经是一种病态。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沉迷电子游戏呢?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里从以下五方面去探讨。   一、游戏本身的魔力   (1)很多游戏以卡通形象出现,画面呈跳跃式,符合儿童的喜好和心理特点,就好像少年儿童特别喜爱卡通片一样。   (2)游戏中充斥着诸多的强化物,包括过关得分及色情的引诱,强化物被当作是战利品时,强化作用更是倍增,这种互动式的游戏比看录像更为刺激,更有吸引力,故电子游戏被喻为“电子海洛因”。还有高得分、好成绩、物质奖励、代用币奖励、胜利感、满足感、成就感都是强有力的强化物。行为心理学认为行为后有明显的奖励作用的话,该行为即倾向于被保持。   (3)不需要承担责任,任何失败都可随时被否认或逆转,在网络游戏任何事情做糟了,都可以重来。现实中被压抑的攻击冲动和禁忌的幻想可以在虚拟中得到释放和满足。在虚拟的世界中少年儿童的全能感得以自由地表达。   二、个人因素   (1)人有兴奋的需要,要维持兴趣必须有足够的信息输入,生活单调枯燥的人很自然地会去寻求刺激,小孩沉溺电子游戏与成人泡酒吧是一样的。一些调皮、任性、倔强、富于攻击性的小孩更易沉迷电子游戏。   (2)模仿行为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手段,模仿的对象主要为同龄人,同龄人的行为对其有极大的感召力,社会上流行玩电子游戏的大气候是少年儿童中毒的罪魁祸首。   (3)每个人都在寻求自我实现,当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很自然会转到虚拟世界中来寻求补偿,使受到挫折的自我再次壮大。游戏中的过关斩将给予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家庭因素   (1)据权威机构调查表明,上网成瘾的孩子中,有90%是因家庭教育环节出了问题,只有10%的孩子是由其他原因所致。有近80%的学生认为,由于在家里难以与父母平等交流,网络虚拟世界成了自己释放压力的好地方。   (2)父母期望过高,管教过于严厉苛刻,使孩子缺乏足够的自由空间,什么事情都得遵从父母的意志,按照父母规划的轨迹来生存,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遭到扼杀,作为一种反叛,也作为一种宣泄不满和压力的途径,孩子很容易投靠电子游戏大军。   (3)一些不和的家庭,特别是父母关系紧张,争吵、家庭暴力、冷战都会使孩子缺少温暖、关爱和安全感,孩子幼小的心灵备受困扰,为逃避精神困扰,忘却烦恼,游戏机房自然就成为孩子的避难所。   四、学校因素   (1)有的学校缺乏孩子感兴趣的丰富活动,为考试而读书,管理刻板教条,没有满足学生探索、好奇、兴奋的需要。   (2)繁重的学习任务令孩子身心疲惫,为调整情绪小孩容易选择电子游戏来舒展身心。   (3)有些小孩学习成绩差、在班上拿不到名次,不能出人头地,不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作为补偿,攻城掠地、过关斩将的电子游戏很自然地成为他征服他人的替代行为。   五、人际关系因素   (1)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或人际关系敏感的小孩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症或恐惧,为回避社交,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便成了他的欢乐天地。   (2)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资讯的发达,心智发育过早过快,孩子独立意识过早萌芽,此时想疏远父母,但又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找不到归属感,孤独、挫折感油然而生,此时电子游戏就是他们最好的精神寄托。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上网成瘾和戒掉网瘾两个过程,都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过于软弱、过于严厉、过于溺爱,都会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在网瘾治疗当中,对家长的‘治疗’往往比对孩子的治疗还关键。家长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父母潜移默化地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只有了解其沉溺的原因,有目的地展开教育或纠正治疗,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子游戏泛滥问题,不然就算你将街边的电子游戏机全部清理,家中的电脑仍可以被开辟成另一个战场。”   文化部等几个部委正在着手制定网络游戏行业强制标准,要求网络游戏开发商加入“网游时间限制”的设计。以往,更多的是强调青少年加强自觉性,但现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