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第1章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4.2共价键的属性 (1) 键长 核间距 ① 不同的共价键具有不同的键长 P10表1-2 ② 同一类型的共价键在不同化合物的分子中键长可能稍有不同 由共价键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分子中并非孤立存在,要受整个分子的影响 * (2) 键能 形成共价键过程中体系释放出的能量(键能) 共价键断裂过程中体系吸收的能量(离解能) ① 双原子分子 键能 = 离解能 * ② 多原子分子 键能泛指几个同类型键的离解能的平均值 平均值为414kJ/mol Chapter 1 * (3) 键角 两共价键的夹角 是共价键有方向性所致 (4) 键的极性和诱导效应 ① 键的极性 由电负性不同造成 见P11表1-4 * ② 分子的偶极矩 分子中正负电中心不重合,构成一个偶极 双原子分子:键的极性就是分子的极性 键的偶极矩就是分子的偶极矩 I—I H δ+ — Cl δ- μ=0 μ= 3.57×10-30 C?m 多原子分子: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的向量和 μ=0 μ= 1.29×10-30 C?m * μ=0 红色是带部分负电区域 兰色是带部分正电区域 = * 两个原子电负性相差 0 非极性共价键 H—H 0 ~ 0.6 共价键 Cδ-— Hδ+ 0.6 ~ 1.7 极性共价键 Hδ+— Clδ- 1.7以上 离子键 Na+Cl- * ③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I) 多原子分子中,两个直接相连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时,电子云密度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使之带有部分负电荷。其影响沿分子链诱导传递 这种分子内原子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CH3—CH2δδδ+ CH2δδ+ CH2δ+ Clδ- 诱导效应随分子链的增长而迅速减弱 * 1.4.3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1) 均裂 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基团 均裂生成带电子的原子或基团称为 自由基(游离基) 活性中间体 R : L R· + L· 有自由基参与的反应叫自由基反应 * (2) 异裂 成键的一对电子为某一原子或基团所占有 异裂生成碳负离子、碳正离子 活性中间体 经异裂产生离子而进行的反应叫做离子型反应 * (3) 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同时进行 通过一个环状过渡态 这种同步完成的反应叫做周环反应或协同反应 * 1.5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氢键 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van der Waals力 非极性分子之间吸引力 * 氢键 *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 1.6 酸碱的概念 1.6.1 BrΦnsted酸碱理论 酸:能够给出质子的化合物CH3COOH 碱:能够接受质子的化合物CH3NH2 两性:CH3CH2OH 共轭酸碱对: kakb=kw pka+pkb=14 * 1.6.2 Lewis酸碱理论 酸:能够接受未共用电子对的化合物 比BrΦnsted酸范围广 BF3 AlCl3 ZnCl2 H+ R+ 碱: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化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