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空心板设计计算书.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设计 设计资料 (一)设计荷载 本桥设计荷载等级确定为汽车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为3.5KN/m2 (二)桥面跨径及净宽 标准跨径:Lk=20m 计算跨径:L=19.50 m 桥面净宽:净—9.0+2×0.75m 主梁全长: 19.96m。 (三)主要材料 1.混凝土 采用C50混凝土浇注预制主梁,栏杆和人行道板采用C30混凝土,C30防水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磨耗层;铰缝采用C40混凝土浇注,封锚混凝土也使用C40;桥面连续采用C30混凝土。 2.钢筋 普通钢筋主要采用HRB335钢筋,预应力钢筋为钢绞线。 3.板式橡胶支座 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采用耐寒型,尺寸根据计算确定。 (四)施工工艺 先张法施工,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 (五)计算方法及理论 极限状态法设计。 (六)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以下简称《通用规范》。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 二、构造布置及尺寸 (一)桥梁横断面 空心板的横断面具体尺寸见图1。 三、板的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本设计预制空心板的毛截面几何特性采用分块面积累加法计算,先按长和宽分别为板轮廓的长和宽的巨型计算,然后与图2中所示的挖空面积叠加,叠加时挖空部分按负面积计算,最后再用AutoCAD计算校核,计算成果以中板为例,如表1。 预制的截面几何特性 对截面上缘面积矩: 重心至截面上缘的距离: 毛截面对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 表1 预制中板的毛截面积几何特性 分块号 Ai(cm2) Yi(cm) Si(cm3) I1(cm4) Di(cm) I1=Ai*Di^2(cm4) Ii=I1+I1(cm4) 1 -25 1.67 -41.68 -34.72 -42.90 -46013.24 -46047.96 2 -700 35.00 -24500.00 -285833.34 -9.57 -64087.94 -349921.28 3 -325 48.33 -15708.23 -76284.72 3.76 -4605.98 -80890.70 4 -50 71.67 -3583.35 -69.44 27.10 -36716.72 -36786.16 5 -2827.43 40.00 -113097.20 -636172.51 -4.57 -59009.14 -695181.65 6 8755 42.50 372087.50 5271239.58 -2.07 37456.17 5308695.76 合计 4827.57 44.57 215157.05 4272844.85 -172976.85 4099868.01 电算 4827.5666 44.57 4099867.30 四、主梁内力计算 (一)永久荷载(恒载)产生的内力 1.预制空心板自重 (一期恒载) 中板: KN/m 2.板间接头(二期恒载) 中板: KN/m 3.桥面系自重(二期恒载) (1) 单侧人行道 8cm方砖: KN/m 5cm沙垫层: 0.05×0.6×20=0.600 KN/m 路缘石: KN/m 17cm二灰土: KN/m 10cm现浇混凝土: KN/m 人行道总重: KN/m 取6.5KN/m。 (2) 行车道部分: KN/m (3) 单侧栏杆:参照其它桥梁,取单侧4 KN/m 该桥面系二期恒载重力近似按各板平均分担考虑,则每块空心板分摊的每延米桥面系重力为:KN/m。 4.上部恒载集度汇总表2 表2 恒载集度汇总表 荷载 g1(KN/m) g2(KN/m) g(KN/m) 中板 12.069 8.967 21.036 边板 14.511 7.545 22.056 5.上部恒载内力计算 计算图式如图3,设为计算截面离左支座的距离,并令,则:主梁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其计算结果如表3 表3 恒载内力汇总表 内力 Mg=g ΩM Vg=g ΩV L/2 L/4 L/2 L/4 0 ΩM=α(1-α)L2/2 47.53125 35.6484375 ΩV=(1-2α)L/4 4.875 5.484375 9.75 g1 中板 573.65 430.24 58.84 66.19 117.67 边板 689.73 517.29 70.74 79.58 141.48 g2 中板 435

文档评论(0)

mx59765166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