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突发问题的处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中突发问题的处理 ——从“我的蚕不会吐丝”谈起 宁波市荷花庄小学 李琴 摘要: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但作为老师不应该惊慌,要合理地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领略科学的神奇,体味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掌握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形成科学的学习氛围,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突发、问题、示弱、聆听、调整、处理 情景描述: 在三年级《养蚕》单元中,蚕宝宝即将变成蛹,同学们每天都在交流着蚕宝宝变成蛹的情况,可是有一天上课,一个学生突然说:老师,你看这是怎么一回事,我的蚕宝宝怎么不会吐丝的,我都等了好几天了,它就是没有吐丝,现在蚕宝宝直接变成了蛹,光秃秃的,还会动,它以后还会变成蚕蛾吗?大家连忙一看,可不是吗?一个光秃秃的蛹,形状跟蚕茧中的蛹一模一样,不时还动两下,用手摸一下动得更厉害。 相信这样的情况大多数老师没有遇到过,这是一个课堂上的突发情况。一个不会吐丝的蚕,作为教师的我头脑中可没有相关知识的贮备,也就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的指导了。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会出现很多的突发情况,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呢? 我们经常会这样做: 1、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我们课后再来了解它。(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可能这样一个问题就被遗忘了。) 2、把这个问题作为今天的家庭作业,要求同学们回家去发现答案。(可是很多同学并没有真的去发现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了。) 3、如果老师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则告诉同学们它的结果会是什么,学生们满足了,老师也会挺满意,毕竟解决了一个突发问题,让同学们领略了老师的博学和世界的奇妙。(但是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我们的科学课可不应该只是回答十万个为什么)。 其实这样突发的情况,在我们科学课中经常出现,有些是老师们没有考虑到的,我们的备课也是没有相关预设的,有些是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能让我们做出相关的判断的。那如何处理课堂中出现的这类问题呢?这需要教师仔细考虑,如何把握好解决课堂突发问题的方法,如何将突发问题予以合理的引导。不管怎样一定要提醒自己,对这样的突发情况可不要轻率处之,万一处理不好会失去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的绝佳时机。因此我觉得我们教师思想上要做好这样的准备: 一、教师要学会示弱。 记得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当整节课每个人的耳朵里充斥着执教老师强势的声音,眼睛中满是执教教师绝对主导的身影,学生的回答也变得机械的时候,就一再提醒自己要注意:这样的课,绝对是不可取的。杭州的吴卫东老师在她的专题讲座中就明确提出,一个老师要学会示弱,学会示弱是一种教育的智慧,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共鸣。老师是比学生懂得多,但我们科学老师是全才吗?不,绝对不是,一个科学家也只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了解的比较深,也不能做到全才,更何况我们。现在的科学课所涉及的知识很广泛,有些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我们老师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可能已经不能对一些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静下心来想一想,现在的科学课难道是答疑课吗?我们的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所以在课堂上示弱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有时是故意而为之,有时是确实如此,我们的示弱不仅要实在而且态度更要诚恳。“连老师都说不好”的一个情景,可能引发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也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有时候老师坦诚地说出不知道,学生往往会加深对教师的信任感。即使教师知道答案也要明确:自己说得好不如学生自己来说、来做的好,一个好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启发。现在的科学课学习是以学生探究为主,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而不是你老师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结果应该由学生得出。这不正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经历”、“发现”、“领悟”吗?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究契机,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是和大家一起发现,一起去观察变化过程,一起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教师要学会聆听。 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聆听,学会听取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允许学生提出看上去傻傻的问题。因为可能那就是他的真实想法,千万不要觉得那太幼稚,太没知识。毕竟我们是成年人,不再有孩子们的思维。也许他就是想不通,就是不理解,连上帝都不可能造就每一个人成为天使,更何况只是有时看上去傻傻的问题。但那可能就成为科学的真谛,在科学的发展史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学生。这时老师会看到一个热闹的课堂,有不少人会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解释同学提出的问题,同龄人之间的讨论更能促进彼此的交流。在争论中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许他们讨论结果有偏差,有误区,但不怕,只要思维在进步,在修正,就是我们教育的成功。科

文档评论(0)

dyjyz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