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7卷 第2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37 No.2
2010年 4月 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ScienceTechnologyEdition) Apr.2O1O
[文章编号]1671—9727(2010)02—0155—05
汶川大地震 “远端效应”
龙泉驿地热异常成因探讨
程 建 王多义 李得力 庞河清 王帅成 李 军。
(成都理工大学a.能源学院,b.沉积地质研究院,C.信息工程学院,成都 610059)
[摘要]应用遥感地质解译、土壤氡气测量、地温测量以及地电测试等技术方法,结合现场勘查
和相关地质资料,对成都市龙泉驿点状地热异常现象的成因机制进行探讨。龙泉驿断层被南
北向和北东一南西向的次级断层切割,断层遥感影像清晰。断层上方土壤 中出现极高的氡气
浓度异常,从旁侧 向地热异常点逐渐升高,显示断层的活动性和 良好的渗透性,沿断层有流体
上升。断层上方近地表局部填充的块状疏松土壤起到 “导热管”的作用。发震于龙门山逆冲推
覆造山带的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的剧烈运动,使成都前陆盆地中的岩块沿中三叠统下部滑脱
层滑动,产生大量构造热。热流沿滑脱层向远端的前陆隆起——龙泉山传递,通过龙泉驿断层
向上溢流,并经 “导热管”在地表形成点状地热异常。龙泉驿地热异常的主导因素是汶川大地
震引发的构造热产生的地震地热异常 “远端效应”。龙泉山断裂带不可能发生较大的破坏性地
震。该地区可能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地热异常;遥感地质解译;氡气测量;地 电;活动断裂
[分类号]P314;P315.09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 10月 7日成都市龙泉驿 区同安镇某 月 17日,有关部门切断了该区域所有供 电loh,
居民临街铺面约 3~4m 范围内的水泥地面突然 该处地温也未见下降。(2)此处高温是突然出现
发热 。住户敲碎约 20cm厚的水泥地板观察 ,除 的,先维持在较高温度 (98℃)然后平稳下降。如
了泥土被加热而散发出淡淡的泥土味并未发现其 果是燃烧加热或电热加热,温度都应该是持续上
它异常。测试土壤温度 98℃。10天后 ,即 10月 升。同时,在水泥密封的地下深处缺乏如氧气 、明
17日笔者再次测量,温度为 89℃。其后住户向土 火等燃烧条件 ;也没有任何燃烧的迹象,如燃烧通
壤 中加人大量的水 ,还原了水泥封盖。半个月后 常产生的烟、气 、声等 。
(1O月 25日)再次敲开水泥地面测量,仍有46℃。 作者利用遥感地质解译和土壤氡气测量等技
高温持续一个多月后逐渐变冷消失 。对于此土壤 术方法进行勘查 ,结合 区域地质情况和汶川大地
高温现象一些人感到不解 ,甚至恐慌,对其成因也 震及其余震综合分析,认为这是地震地热异常的
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地下某种物质在燃烧,也有 “远端效应”,主要与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龙泉山
人认为是地下电缆漏电。对于上述说法笔者均不 断裂的活动性,和当地的特殊地质条件有关的地
敢苟同。理 由如下 :(1)同安镇电力部门称该 区域 热异常现象 。
没有埋设电缆,也没有发现用电异常 。2008年 10
[收稿 日期]2009—05—12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 目
[作者简介]程建(1984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石油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E—mail:monster4321@sina.corn
· 156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裁厘改统” 对国内粮食市场整合的效应.pdf
- “宜居重庆” 背景下的重庆房地产财富效应检验.pdf
- 12 C 6 离子束辐照番茄种子当代效应.pdf
- 17β-雌二醇与1-萘酚对雄性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雌激素效应的比较.pdf
- 360 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分析.pdf
- AM 真菌对红地球葡萄促生效应的初步研究.pdf
- CAPN1 基因遗传变异及其对牛肉质性状的效应分析.pdf
- Cu 2, Cd 2 和Se 4 对大型氵蚤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pdf
- DSM 辅助下城区大比例尺正射影像镶嵌线智能检测.pdf
- FDI 的技术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J].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