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巴尔虎•布特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额尔古纳·巴尔虎·布特哈 ?????????????????????亦邻真 著 陈晓伟 译 ? Ergün-e)、巴尔虎(Barγu)、布特哈(Budq-a)三名的词源提出个人浅见,供读者参考,并期望得到前贤指正。 ? 一、额尔古纳 ? 呼伦贝尔盟辖有额尔古纳左、右两旗。以额尔古纳河(Ergün-e γool)之名作为旗名,虽然始于1934年,但此名却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Ergün-e的口语发音与?rgen(宽阔的)相近,所以有些人认为Ergün-e就是?rgen一词。但这个词的由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公元8至9世纪,唐人把Ergün-e河记作“望建河”。据《旧唐书·北狄传》记载,望建河源出俱轮泊(今呼伦湖,K?l?n naγur),“屈曲东流,……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这是关于蒙古这一族名最早的历史信息。按“蒙兀”二字,唐代汉语音韵为mu? ?u?t,可能是*mongγod或*mongγor的音译。因为Mongγol这一专名的词根是mong-,所以可与-od、-ol、-os、-or等任何复数后缀相拼接。“望建”二字的唐代汉语读音为m?wa? k??n,当为Ergün-e一名的乖漏音译。因谓望建河源自俱轮泊,可知它就是额尔古纳河。如果不算海拉尔河和达兰鄂罗木河,额尔古纳河全长约900公里,偏东方向北流,注入黑龙江。然而《旧唐书》却说望建河“东流”,其原因是:此处记载方向时,生硬地汉译突厥方向概念(今天一些牧区仍旧因袭这种概念)。按照突厥的方位,将东指为南,西指为北,北指为东,南指为西。故而“东流”即是北流,说流经蒙兀部之“北”,实际是指流经蒙兀部之西。由此证明8至9世纪时,原蒙古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的东岸。 14世纪初,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根据朵儿边氏孛罗阿哈这位蒙古大臣的口述资料,记于《史集》中的远古蒙古人的传说,饶有趣味。根据这个传说,很早的时候,涅古思(Neküs)和乞颜(Kiyan)两户人家进入一处叫做额尔古涅—昆(Ergün-e qun)的深山丛林中生活,所有蒙古人都是这两户人家的嗣胤。后来由于人口不断繁衍,狭窄的山林中已无法住下,人们便用火熔出一条通道,走出山谷,散居到草原上,其中就包括孛儿帖·赤那及其妻子豁埃·马阑勒所率领的一些部落。据《元朝秘史》,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的迁移地即今肯特山中的不峏罕·合勒敦山。 对照《旧唐书》和《史集》两书的记载,有关蒙古人的直系祖先曾居于额尔古纳河东岸的说法,就更具有信服力了,而今天额尔古纳两旗之地大概就处于其中心区域。呼伦贝尔的山川草原乃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 《史集》解释Ergün-e之义为“陡峻的”、“险峻的”。Ergün-e qun即“峻岭”之义。因为这个解释出自通晓蒙古语言、历史和传说的朵儿边氏孛罗阿哈之口,所以不能轻易否认。 具有“陡峻”之义的Ergün-e一词,可能是早已消失的原蒙古语词汇。原蒙古语是由东胡语发展而来的室韦—达怛语,后来受到突厥语的很大影响,吸收了大量的突厥语音和词汇,而蜕化为成吉思汗时代的古蒙古语。原蒙古语的孑遗在达斡尔语中保留得最多。今天,相当多的原蒙古语词汇已彻底消失。例如,成吉思汗的胞族(蒙古语作“牙速”,是比氏族oboq更大的单位,若干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名为乞颜,但是在任何蒙古史籍中都难以找到其具有“湍流”、“瀑布”的义项,只有通过《史集》的记载才得以了解其词义。 “额尔古纳”一名与蒙古人的历史竟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 二、巴尔虎 ? 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左、右旗都在呼伦贝尔盟。 巴尔虎(Barγu)一词,应该说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刻于732年的古突厥文《阙特勤碑》中有Bay?rqu一词,隋唐汉文文献将此名译作“拔也古”、“拔野古”、“拔野固”等,并称其为乌古斯(Uγus)的别部,控弦万余骑,647年,其“大俟利发屈利失举部内属”。 这个拔野古部既是乌古斯的别部,无疑是操突厥语的部落。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巴尔虎一名源于这个拔野古。有学者认为Bayirγu(拔野古)之yi逐渐脱落,变成Barγu。1954年在乌兰乌德出版的俄文版《布里亚特蒙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史》一书,接受了这一观点。但是,很难确定具体情形是否如此。突厥语族的名字“拔野古”是怎样移植到蒙古语族的巴尔虎人头上的?或者,属于突厥语族的拔野古人是如何蒙古化的?这些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关于巴尔虎部落的历史记载,至少能够追溯到10世纪。据《元朝秘史》,成吉思汗的先祖是一个遗腹子,其母阿阑·豁阿是巴儿忽真·豁阿之女,而巴儿忽真·豁阿的父亲名为巴儿忽歹·蔑儿干。巴儿忽歹(Barqudai)、巴儿忽真(Barqu?in)两词,分别表示巴尔虎氏男性和女性之名或氏族之称。 Barqud(巴儿忽惕)为Barγu的复数形。拉施特《史集》记述了巴儿忽惕部落的情况:“他们被称为巴儿忽惕,是由于他们

文档评论(0)

luckyh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