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 中医文集之382-回春录.rt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著作电子书,整本资料,国粹精华!

回春录 书名:回春录 作者:王士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24年-1857年 序 属性:余友王君孟英,少年失怙,其尊人弥留之际,执孟英手而嘱曰∶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 吾无憾矣。孟英泣拜而铭诸心腹。然自顾家贫性介,不能为利达之人,将何以为世用耶?闻先哲有“不为良 相,则为良医”之语,因自颜其室曰“潜斋”。而锐志于轩岐之学,潜心研究,遂抉其微。年未冠,游长山, 即纳交于余,每见其治病之奇,若有天授,而视疾之暇,恒手一编不辍也。继瞻其斋头一联云∶“读书明理, 好学虚心”。可见志苦力学,蕴之胸中者,渊深莫测,乃能穷理书性。出之指下者,神妙难言。二十年来,活 人无错,岂非以用世之才,运其济世之术,而可垂诸后世者哉?今就余耳目所及之妙法,仿丁长孺刻仲淳案 之例,录而付梓,名曰《回春录》。然见闻有限,遗美极多,世之君子,必有如庄敛之,华岫云其人者,更为之 远搜博采,以广其传,而余糠秕在前,有荣施矣。 \x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冬十二月愚弟周 拜题\x 一、内科 感冒 属性:一何叟,年近八旬,冬月伤风,有面赤气逆、烦躁不安之象。孟英曰∶此喻氏所谓“伤风亦有戴阳证也”。不可 藐视。以∶东洋人参 细辛 炙甘草 熟附片 白术 白芍 茯苓 干姜 五味 胡桃肉 细茶 葱白,一剂而瘳。 孟英曰∶此真阳素扰,痰饮内动,卫阳不固,风邪外入,有根蒂欲拔之虞。误投表散,一汗亡阳。故以真武、四 逆诸法,回阳镇饮,攘外安内以为剂也,不可轻试于人,致干操刃之辜,慎之慎之! 江小香,病势危笃,浼人迎孟英诊之,脉虚弦而小数,头痛偏于左,后子夜热躁,肢冷欲呕,口干不欲 饮,不饥不欲食,舌謇言涩,溺黄而频,曰∶体属素虚,此由患感时邪,过投温散,阴津阳气皆伤,后来进补 而势反日剧者,滋腻妨其中运,刚烈动其内风,以致医者佥云∶表之不应,补亦无功, 竟成无药可治之证。虽然、不过难治耳,未可遽弃也。与秋石水拌制高丽参苁蓉 首乌 生白芍 牡蛎 楝 实盐水炒 橘红 桑椹 石斛 蒺藜 茯苓,煎(汤),吞饭丸肉桂心五分,一剂躁平呕止,各恙皆减,连投 数服,粥食渐安;乃去首乌、楝实,加砂仁末拌炒熟地、菊花、枸杞,半月而瘳。 周子朝,患恶寒、头痛、发热,酷似伤寒,而兼心下痛胀。孟英脉之,右部沉滑,苔黄不渴,溲如苏木 汁。先以葱豉汤加(山)栀、(黄)连、杏(仁)、贝(母)、蒌(仁)、橘(皮)为方,服后微汗,而不恶 寒反恶热。虽汤饮略温,即气逆欲死。孟英曰∶客邪解矣,清其痰热可也。予∶知母 花粉 杏(仁) 贝( 母) 旋(复) 滑(石) (石)斛 橘(皮) 枇杷(叶) 茅根 芦根 地栗 海 等药,果吐胶痰甚多,而纳食渐复。惟动则欲喘。于“肃上”之中, 佐以“滋下”为善后而瘥。 《寓意草》谓∶“伤风亦有戴阳证”。此为高年而言。然有似是而非者。黄鼎如母,年登大耋 ,季冬感冒,痰嗽气逆,额汗颧红,胸痞不饥,神情躁扰。孟英诊脉,左弦疾而促,右滑数 而溢,苔色满布。系冬温挟 痰阻肺,治节不伸,肝阳鼓舞直升。昔罗谦甫有“治痰火类孤阳”之案,与此颇相似也。以小陷胸汤加薤 白、旋复、赭石、花粉、海 、凫茈、竹沥,为大剂投之,痰活便通,数日而瘥。 继有陈舜廷之父,年逾花甲,患痰嗽气逆。惟饮姜汤则胸次舒畅,医者以为真属虚寒矣。连投温补之剂, 驯致咽痛不食,苔色灰刺,便秘无溺。求孟英诊之,脉至双弦,按之索然,略有胃气。曰∶渴喜姜汤者,不过 为痰阻清阳之证据耳,岂可妄指为寒,而迭投刚烈之剂哉?胃阴已竭,药不能为矣。 丙申春,蜀人石符生将赴邓云崖司马之招,经杭抱病,侨于张柳吟之旧馆,亦为寓侧陈六顺治困。居仃 之主人知之,即告以柳吟仆病之事,石闻之悚然,亟遣人延孟英诊焉,脉沉而涩滞,模糊不分至数,肢凉畏 冷,涎沫上涌,二便涩少,神气不爽。曰∶此途次感风湿之邪,失于解散,已从热化。加以温补,致气机愈形 窒塞,邪热漫无出路,必致烁液成痰,逆行而上。但与舒展气机,则痰行热降,诸恙自瘳矣。以∶黄连 黄芩 枳实 橘皮 栀子 淡豉 桔梗 杏仁 贝母 郁金 通草 紫菀 竹茹 芦菔汁等药,三服而起,调 理匝旬遂愈。 余某,年三十余,发热数日。医投凉解之法,遂呕吐自汗,肢冷神疲。亟延孟英诊之,脉微弱。曰∶内 伤也,岂可视同伏暑而一概治之,径不详辨其证耶?与黄 建中汤去饴,加龙骨、生姜、茯苓、橘皮,投剂 即安。续加(人)参、(白)术,逾旬而愈。 何新之,亦儒医也,患感旬日,胡士扬诊谓∶“势欲内陷”。举家惶惶。渠表弟沈悦亭亦工岐黄,而心折 于孟英,因拉孟英视之,呃忒苔腻,便秘痰多,心下拒按。持其脉,右手洪大滑数。与小陷胸汤 加沙参、菖(蒲)、贝(母)、(紫)菀、薤(白)、(竹)茹、杏(仁)、旋(复)、枇(杷叶)之类,数

文档评论(0)

fengfu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