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选择题
1.2.3.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取消义务交售制
4.5.6.7.
A.都从美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
B.前者源于生产相对过剩,后者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C.危机发生后各国都设置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干预
D.前者引发了世界大战,后者促进了国际合作
8.
9.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0.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B.
C.建立联邦储备银行 D.
11.12.
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
B.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
C.冷战时期的德国
D.柏林墙推倒后的德国
1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14.15.
A.允许外资参与本国经济活动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非选择题
16.(12分)19世纪末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金本位制(1815~1914)、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美元本位制(1971~至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试简述其确立经过。(3分) 材料一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l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l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象天文数字一般倍增!
——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2)美元获得“超级霸权”的原因是什么?(2分)“超级霸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l9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l9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3)简析欧元产生的原因(2分)和对世界货币格局的影响。(1分) 材料三2010年4月26日国际在线报道: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l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
(4)世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2分)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75年问,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 .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注:+为顺差 -为逆差
——摘自杨国昌《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1) 20世纪50 ——70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
(2)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上述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从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角度出发,谈谈你对上述变化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虽然是为复兴工业而制定,但涉及到其他问题,它的实施也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B表述错误。
2.D??????
解析: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说明A、 C明显史实错;“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至今仍未实现;“建立稳定的货币,以便推进贸易发展”,在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可说明。
3.B??????
解析:材料反映了苏俄政府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
4.A??????5.C??????6.C??????
解析:可以从图中获取信息。“Zone”是地区的意思。另外图中有“Berlin”即“柏林”,结合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的单词判断。
7.C??????
解析:A是两者的相同点,BD也是正确的说法,只有C,“大萧条”时期,名国都设置贸易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干预,而今天的金融危机中多数国家都寻求国际合作
8.C??????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但是比较盲目,没有考虑到苏联自然条件的限制。
9.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9章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9章第3节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10章第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10章第2节变压器电能的输送.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2节固体液体与气体.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3节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4第12章第1节机械振动.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4第12章第2节机械波.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5第14章第1节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试题: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试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试题: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人民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古代中国的经济(人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