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述五种需要又可分为生理的、社会的、自我实现的三个标准阶段。 高级 低级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标准 社会的标准 生理的标准 精神需要 —— 物质需要 特点:a、分层次; b、由低到高; c、低层次满足之后再向高层次发展,旅游活动是满足 人们精神需要的消费。 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三少一多”: 三少一多---少亲切感、少真诚感、少新奇感、多紧张感(由压力、不安全等引起的); ---求平衡,通过旅游来进行心理上的加减法,补足“三少”,减去“一多”。 现代人的“求平衡说” “四-二-三”需求模型(体验经济时代) “四有” “二求” “三感” 最优体验 有钱 有闲 有病 有梦 求补偿 求解脱 新鲜感 亲切感 自豪感 畅 (1)旅游动机的类型 罗伯特·W·麦金托什 身体方面的动机 文化方面的动机 人际方面的动机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2、旅游动机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的分类 心情的动机——追求愉悦 身体的动机——康体、保健 精神的动机——审美 经济的动机——商务旅行、会议 (2)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个性心理特征(斯坦利·C·帕罗格) 文化与修养(受教育程度) 年龄与性别 自我中心型(保守型) 近自我中心型(近保守型) 中间型 多中心型(开放型) 近多中心型(近开放型) Plog 心理类型模型 Plog’s distribution of psychological segments -five types personality “自我中心型”: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爱冒险,喜好安逸轻松,活动量小,喜欢熟悉的环境和气氛。 “多中心型”:思想开朗,兴趣广泛而多变,喜好新奇,好冒险,活动量大,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 “中间型”:各种性格特征均不明显的混合型。 “近自我中心型”和“近多中心型”:分别属于两个极端类型与“中间型”之间但又略倾向于各极端类型特征的过渡类型。 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消遣型旅游者 差旅型旅游者 家庭/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季节性 很强 没有季节性 较强 价格敏感度 对价格很敏感 不太敏感 较为敏感 旅游目的地、出游时间、旅游方式的选择 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 选择性较小或者根本没有选择余地 没有选择余地 消费水平 消费较高 逗留时间 一般较长 较短 出行次数 频繁 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 1. 罗马会议对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是如何界定的?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和问题? 2.我国对海外来华海外旅游者以及对国内游客是如何界定和分类的?有哪些具体规定? 3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 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旅游需要的关系。 5.影响旅游需求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 6.简述Plog心理类型的种类以及不同心理类型者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7.试分析消遣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以及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群体的基本特点。 * * 答案(2)( 3 )(5)(7) * 2003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0.5%,。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实物型消费比重在减少,对精神文化、餐饮、旅游的消费在增加。从消费趋向看,要增加全社会的消费总量,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增加青年人的收入和消费,因为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地说,一个人年龄与收入的消费倾向成反比,年纪较轻的人新增收入中,消费倾向较大。二是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消费。 *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中国在世界人均GDP排名95.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已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数据显示,与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5到20个百分点,属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国家,平均消费率多年在低位徘徊,大体在60%左右,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 一次旅游活动满足多种旅游动机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三章 旅游者 学习目的 1.了解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2.掌握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3.掌握旅游者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重点: 1、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2、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难点: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一、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1、国际联盟的规定(1937年) 离开定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活性肽在运动营养补充剂中的作用.docx VIP
- 中考数学总复习方程与不等式第7讲分式方程(00001)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pptx
- 四川省高职单招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公共关系》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pdf VIP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程楼小学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pdf VIP
- 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检测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马小跳玩数学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pptx
- 静脉留置针时间延长PDCA.ppt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2023最新).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