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doc

某石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风险评价 评价目的及工作程序 评价目的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爆炸和火灾,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达到可接受水平,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最小。 环境风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或者通过自然环境传递的,对人类健康和幸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又具有某些不确定性的危害事件,而环境风险评价就是评估事件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特点是评价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风险问题,关心的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产生的环境后果。 评价工作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0.1.2。 图10.1.2 风险评价程序流程图 环境风险识别 环境风险的类型 根据引发环境事故的诱因,环境风险类型包括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风险和非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风险。从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的不同组成,环境风险类型进一步划分,见图10.2.1。 图10.2.1 拟建项目环境风险类型 通过类比,确定本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1)物料泄漏、(2)火灾、(3)爆炸。 (1)物料泄漏 从物质的危险特性分析得知,在生产、储存过程中主要是液态化工品,导致液态化工品泄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几种可能: ①盛装的容器由于腐蚀穿孔或设备缺陷、破损而泄漏; ②由于错误操作而泄漏; ③输送管道或反应器腐蚀穿孔、破损而泄漏; ④输送管道、阀门等设备选型不当,焊接不良,或材质低劣不符合设计要求; ⑤生产设备因故障而泄漏; ⑥易燃液体蒸汽,易燃气体因受热超压而泄漏; ⑦装卸过程因未能密闭操作而泄漏。 ⑧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或者麻痹大意,造成跑料; 易燃物质泄漏事故与火灾等事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泄漏后该物料若被点燃,则引起火灾。因此,对易燃物质泄漏类事故应给予高度重视。 (2)火灾 液态化工品在生产和存储过程中或者泄露的时候遇助燃物、点火源则将引发火灾事故。如:①可燃物和助燃物,如十六醇、胺乙基吗啉等;②点火源,如明火、电火花、摩擦或撞击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火花、化学反应热、高温表面等。 (3)爆炸 爆炸事故包括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两种。 ①物理爆炸,如反应过程中压力容器、管道由于腐蚀、过热、长期超压超负荷等造成强度降低,在操作不当造成压力急剧升高,在安全泄压装置失灵时引发物理爆炸; ②化学爆炸,如生产的反应釜、贮罐的易燃液体蒸气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足够能量点火源而发生燃烧爆炸。 物质危险性 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品,如十六醇、胺乙基吗啉等,根据HJ/T169-2004中附录A表1——物质危险性判别标准(表10.2.2-1),拟建项目的主要危险物质有爆炸性物质十六醇、氢气和毒性物质盐酸和胺乙基吗啉。 十六醇的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叶片状结晶熔点():50沸点(): 344闪点():135引燃温度():250.6爆炸上限%(V/V):8.0爆炸下限%(V/V):1.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溶于丙酮,微溶于乙醇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盐酸属于中度危害,存在着中毒、化学灼烫等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为化学灼烫和中毒事故,主要风险类型为毒物泄漏中毒和化学灼烫,造成的危害主要是HC通过呼吸道、皮肤对人员造成伤亡。 HC的危险性特征参数如下:形态特征: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114.2沸点:-85.0蒸汽压:4225.6kPa(20)(30%盐酸30.66kPa(21))毒理指标:LD50 400mg/kg(兔经口);LC50 4600mg/m3 (大鼠吸入)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属于中度危害主要危险因素为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眩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的危险性特征参数如下:形态特征:无色熔点:沸点:毒理指标:LD50 mg/kg(经口) 等级 LD50(大鼠经口)mg/kg LD50(大鼠经皮)mg/kg LC50(小鼠吸入,4h)mg/L 有毒物质 1 ≤5 ≤1 ≤0.01 2 5LD50≤25 10LD50≤50 0.01LC50≤0.5 3 25LD50≤200 50LD50≤400 0.5LC50≤2 易燃物质 1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