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近期煤气安全事故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严重的神经官能症; 颅神经障碍; 智力障碍,“痴呆”,甚至失去自理能力; 中毒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 瘫痪; 椎体外系症状; 植物性神经障碍; 心血管疾病; 其它,如肝脾肾和胃肠等疾患,但比较少见; 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按其中毒程度及症状可分为如下三级: 第一级,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疼、脑晕、耳鸣、眼花、心悸、闷、恶心、呕吐、全身乏力、两腿沉重软弱,一般不发生昏厥或仅有为时很短的昏厥,体症仅脉搏加快,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仅在10~30%,病人如能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症状都能很快消失。 第二级为中度中毒,轻度中毒患者如果仍然停留在中毒现场或短期吸入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全身软弱无力,双腿沉重麻木,不能迈步,最初意识还保持情形,但已淡漠无欲,故此时虽然想离开危险区域,但已力不从心,不能自救; 继而很快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进而昏迷。体检见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呼吸、脉搏加快,昏迷病人对光反射迟钝,并可见病理反射,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在30~50%,及时抢救,一般数小时内苏醒,数日恢复,一般无后遗症出现; 第三级为重度中毒,当中度中毒患者继续吸入一氧化碳或短时间内大量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明显加重以发生昏迷,很快意识丧失,进入深度昏迷,有时也可立即死亡,体检可见患者深度昏迷,皮肤呈桃红色,呼吸和脉搏虽快但弱而不齐 若合并呼吸循环衰竭则呼吸脉搏可渐趋弱、慢、极不规则或有渐式呼吸,最后停止呼吸,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大约50%以上,昏迷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数周,常伴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吸入性肺炎和肺水肿,少数患者在清醒后三周内可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 慢性中毒,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无积储作用,只要不引起急性中毒,当人脱离接触后,碳氧血红蛋白可逐渐分解,从而消除了一氧化碳的作用,但长期吸入低浓度的一氧化碳,会造成心血管的损坏,主要是心肌损害和动脉粥样硬化。 在煤气“三大”事故中,煤气中毒事故发生的机会比较多,工业企业中使用的煤气,特别是冶金企业副产煤气,因其有一氧化碳浓度比较高的特性,在回收、净化、输配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员中毒。因此应加强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煤气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责任制范围内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各职能部门应有相应责任制度,在煤气的生产、回收、输配及使用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和控制煤气事故的主要手段。 煤气岗位都必须有可行的岗位规程,在岗人员经过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证书方可进行工作; 岗位责任制:凡涉及煤气作业的作业工种,人员都应有自己的责任,在整个煤气作业体系中,每个人应承担什么责任,责任的内容是什么,在责任制中要具体体现; 双人操作制:操作煤气设备或在煤气区域工作,需配备两个以上的操作人员,最低要求是一人作业,另一人监护; 定期检测制度,对已确定一氧化碳易泄露区定时、定点进行检测,分析其产生较高浓度的原因,并作详细的记录,同时汇报安全部门,便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 监护制度,对于较大的煤气作业项目,临时抢修及有计划的煤气作业项目,应确定监护措施及监护人员,从作业项目准备开始,到作业项目全部工作的完成,监护人员应始终监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人员的作业情况,发生异常并马上进行指正; 巡检制度,各设备管理部门对所属煤气设备、设施应建立巡回检查制度,除当班作业人员对岗位设备进行检查外,对煤气管道、设施均应定期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设备的安全状况,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之中; 进入设备内部作业签证制度:进入煤气设备内部作业,应建立严格的签证制度,签证内容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安全措施、监护人员等,对设备内一氧化碳浓度进行严格的测定,根据特殊情况进行氧测定,在作业期间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 各煤气生产使用单位,根据设备、设施特定及工艺情况,应指定以保证煤气作业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 1、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作业人员可采取相应措施; 2、在煤气区域值班室、操作室、控制室及重要设备等有人作业固定场所设置固定式CO报警装置。装置一般采用集控方式(单点方式),在若干点设置探头,将报警信号传递监控室,监控人员根据不同地点,不同的超标浓度,采用有效的防护手段,并通知组织救护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处理事故; 3、按《冶金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要求,根据企业特点,每昼夜生产,使用煤气的总量,建立相应等级的煤气防护机构,并按《冶金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要求,行使煤气防护站的权利和义务。 4、在CO浓度超标区域限定作业时间。国家卫生标准规定车间内CO最高允许浓度为24PPm(30mg/m3),也就是说在24PPm浓度以下,

文档评论(0)

共享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7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