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与研究
舒进康 毛国庆
(重庆巫溪县马铃薯脱毒中心, 重庆 巫溪 405800)
摘 要:通过对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过程中密度、追肥、培土三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提出亩植5000穴,追施尿素7.5kg,培土二次的原种扩繁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以期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原种扩繁 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92(2004)06-344-02
利用马铃薯茎尖剥离组织培养技术生产原原种,是多年来被实践证明的一项恢复种性、提高单产的成熟技术。然而,在原种扩繁生产中,由于原原种个体小,生长势弱;一般单产较低。探讨脱毒原种扩繁高产栽培技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马铃薯原种扩繁的密度、追肥、培土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以期提出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并应用于生产。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位于红池坝开发区.海拔1800m。土壤肥力中等;参试品种为5g左右的米拉原原种。
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为培土(A)、密度(B)和追肥(C)三因素三水平试验。
培土因素3水平:A1(苗期培土一次)、A2(分苗前、苗期培土二次)、A3(分苗前、苗期、蕾前培土三次)。(苗前培土在植株即将破土出苗时进行,这是根据高海拔一季作地区的种植习惯设计的。)
密度因素3水平:B1(亩播3000穴)、B2(亩播4000穴)、B3(亩播5000穴)。
迫肥因素3水平:C1(亩追尿索7.5kg)、C2(亩追尿素10.0kg)、C3(亩追尿素l2.5kg)。
本试验采用净作,设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27个小区.重复间走道宽0.50m,小区面积2.00×3.33m,小区间走道宽0.33m,Bl、B2、B3各为3、4、5行区,每行10穴,穴距0.33m,行距为B10.67m、B20.50m、B30.40m。
试验于2001年4月5日播种,穴播5g左右的原原种1粒,底肥亩施过磷酸钙30kg、厩肥2000kg;苗期按C1、C2、C3一次性追肥,蕾期预防晚疫病二次,8月13日测产收获。
结果与分析
各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由产量结果统计(表1)看出,各处理组合中,以(A2B3C1)组合产量最高,小区平均产量为6.97kg,折合亩产697kg;最低为(A2B1C2)组合,小区产量仅9.83kg,折合亩产383kg。
表1 产量结果统计 列号 1 2 3 重复 小区平均产量(kg) (kg)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2
1 3 3
2 1 2
2 2 3
2 3 1
3 1 3
3 2 1
3 3 2 4.20 3.60 6.00
3.90 5.10 7.35
5.00 5.70 6.30
3.80 3.70 4.00
5.00 4.90 5.80
6.25 8.30 6.35
4.30 5.60 4.15
6.50 5.60 6.20
7.00 5.85 6.00 4.60
5.45
5.67
3.83
5.25
6.97
4.68
6.10
6.28 460
545
567
383
525
697
468
610
628 经方差分析(表2),三因素中仅密度因素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施肥、培土差异不显著。表明密度系主要因素,增产效果量为明显。
表2 产量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F值 F0.05 F0.01 区组
处理
培土
密度
追肥 1.36
3.48*
0.62
10.78**
1.81 3.59
2.55
3.59
3.59
3.59 6.11
3.79
6.11
6.11
6.11 显著性测验(表3)表明:以(A2B3C1)组合产量最高,与(A2B1C2)组合达极显著水平,与(A3B1C3)、(A1B1C1)组合达显著水平;(A3B3C2)、(A3B2C1)、(A1B3C3)组合产量次之,三者间无显著差异,均与(A2B1C2)组合达极显著水平;其余组合间无显著差异。因此,以(A2B3C1)为最佳组合。即:原种扩繁以培土二次、亩植5000穴、亩追施尿素7.5kg产量最佳。
表3 各水平组合差异显著性 水平组合 小区产量(kg) 差异显著性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从优秀村主干中考试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模拟试卷.docx VIP
- 微生物检验技士专业实践模拟试题1知识.doc VIP
- Unit 4 Season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制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工程文档】亮化工程技术交底.pdf VIP
- 客专联络线隧道临近既有线控制爆破施工专项方案116(分部控爆法 2013年).doc VIP
- 2025高考信息技术真题及答案2025.doc VIP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件——项目四 分拣站的安装与调试.pptx VIP
- 合同终止通知函8篇.docx VIP
-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 总纲.docx VIP
- 川教版可爱的四川7至8年级 主题二 第5课《遍布四川的三国遗迹》 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