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红壤磷的有效性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砖红壤磷的有效性研究 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徐胜光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0 摘要:研究生长在两种不同母质的砖红壤上的作物的P营养与土壤有效P的关系,以及土壤有效P与Fe、Al、Mn等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玄武岩砖红壤的全P含量虽比浅海沉积物砖红壤高,但其有效P含量却不如后者高,生长在后种土壤上的香蕉、辣椒、桉树的P含量也高于生长在前种土壤上;玄武岩砖红壤的活性Fe、Al、Mn含量显著高于浅海沉积物砖红壤;同一种母质的土壤其有效P含量随土壤活性Si和交换性Ca、Mg的提高而增加;土壤中活性Fe、Al、Mn含量越高,土壤对磷的固定越强,土壤有效P含量越低。同时,植物体内Fe、Al、Mn含量的增加也抑制了植物对磷的吸收,使植株中P含量降低。 关键词:砖红壤;P有效性;Fe;Al;Mn 中图分类号:S1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2-0170-02 全世界13.19亿hm2的耕地中约有43%缺磷①,我国1.07亿hm2农田中大约有2/3严重缺磷[1],磷仍然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素。我国的磷矿资源并不丰富,所以磷肥研究的中心问题,仍然是从各个方面来探索磷肥的有效利用途径,以充分提高其利用率[2]。 砖红壤磷肥有效性低可能与土壤中铁锰含量有关[3~6]。为了探索砖红壤磷肥被固定的特殊机理,本文对两种母质发育的砖红壤的磷素有效性与几种作物的生物有效性的关系作一些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取自雷州市唐家镇和遂溪县北坡镇,分别为玄武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农用旱地土、水稻土、林用旱地土,其基本性质如表1所示。 1.2 供试作物 在六种土壤上采集相同生长时期的香蕉叶、辣椒叶和桉树叶。 表1 不同母质和不同利用方式砖红壤的基本化学性质 母质 利用方式 全磷 速效磷 活性铁 活性铝 活性锰 活性硅 交换性钙 交换性镁 /(g(kg-1) /(mg(kg-1) 玄武岩 农用旱地 1.08 2480.6 2249.8 878.4 214.0 289.7 131.9 水田 6.23 3780.0 1929.3 2147.0 491.0 1767.2 204.2 林地 0.37 0.46 1037.9 1426.5 92.68 29.0 43.0 37.1 浅海沉积物 农用旱地 48.63 2036.53 1960.3 16.01 60.2 263.7 18.1 水田 59.87 1368.0 1738.3 38.23 113.0 620.7 38.4 林地 0.13 0.69 455.1 601.3 36.97 8.0 2.5 5.4 1.3 测定方法 土壤全磷用硫酸高氯酸消化、有效P用双酸法(0.1 mol/L的 HCl-H2SO4)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活性Fe、Al、Mn、Si用草酸-草酸铵浸提,ICP测定。植株用硫酸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测P,ICP法测Fe、Al、Mn、Ca。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母质砖红壤上磷素有效性分析 表1的结果表明,玄武岩发育砖红壤的全磷是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的2.85倍,而速效P则是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比玄武岩发育砖红壤高,其中农用旱地高55.43倍、水田高7.81倍、林地高1.5倍。表2的分析结果表明,香蕉、辣椒、桉树三种作物叶片中P含量,生长在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上的均较玄武岩发育砖红壤上的高,其中香蕉高1.14倍、辣椒高1.23倍、桉树高1.3倍。可见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中全磷含量虽低于玄武岩发育砖红壤,但其磷的化学有效性和生物有效性均明显高于玄武岩砖红壤。 2.2 砖红壤磷素有效性与土壤活性Fe、Al、Mn的关系 表1和图1的结果显示,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的活性Fe、Al、Mn含量显著高于浅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其中活性Fe,农用旱地的高1.22倍、水田的高2.76倍、林地的高2.28倍;活性Al,农用旱地的高1.15倍、水田的高1.11倍、林地的高2.37倍;活性Mn,农用旱地的高54.87倍、水田的高56.16倍、林地的高2.51倍。这表明,在砖红壤条件下,土壤中活性Fe、Al、Mn含量越高,土壤对磷的固定越强,土壤有效P含量越低。 同时,植物体内Fe、Al、Mn含量的增加也抑制了植物对磷的吸收,使植株中磷含量降低(图2)。 图2 两种母质发育的砖红壤上作物P、Fe、Al、Mn含量变化 ①玄武岩砖红壤;②浅海沉积物砖红壤 2.3 砖红壤磷素有效性与土壤活性Si和交换性Ca、Mg的关系 图1 两种母质发育的砖红壤有效P与活性Fe、Al、Mn含量变化 ①玄武岩砖红壤

文档评论(0)

fly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