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及答案.docVIP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监测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下载(zài) 潦水(lǎo) 冠心病(guàn) 力能扛鼎(gāng) B.付梓(zǐ) 庇护(bì) 万应锭( dìng) 横征暴敛(hèng) C.请帖(tiě) 应门(yìng) 创可贴(chuàng) 云销雨霁(jì) D.洗马(xiǎn) 强迫(qiǎng) 露马脚(lòu) 得鱼忘筌(quá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闲暇 闻名遐迩 鹊桥 鸦鹊无声 B.成功 计日成功 孤鹜 好高骛远 C.凝练 千锤百炼 是非 共商国是 D.伦理 美伦美奂 卓越 真知灼见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曲卑廖河人工湖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科技和人文展示平台,体现了“礼之起源”、“修身之礼”、“信义之礼”、“纲常之礼”、“好客之礼”和“礼乐之治”等六大特点。 B.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士大夫们认为《水浒传》笔法好,写人“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C.11月3日习近平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老人老伴石爬专问:“怎么称呼呀?您。”村主任说:“这是总书记。”习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他说:“你是大姐。”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B.自我市开展“创卫”活动以来,原来“垃圾围村”、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背街小巷的脏乱差等一系列影响文化名城形象的难题迎刃而解。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丽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读了这篇文章,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一道理。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 梁思成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