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工 程 概 况 1
二、组织措施、管理措施 2
1、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主要组织措施 2
2 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主要管理措施 3
三、工程拟采用的建设工程十项新技术: 4
四、拟组织技术攻关和创新的项目及内容: 6
五、主要施工方案(新技术应用项目) 7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施工方案 7
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施工方案 21
2.5纤维混凝土施工方案 30
2.6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施工方案 35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施工方案 39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施工方案 49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方案 53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施工方案 72
5.1深化设计技术 74
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110
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110
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122
7.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124
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绝热系统施工技术 125
7.12建筑外遮阳技术 140
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151
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施工方案 155
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157
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157
10.6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58
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61
思维研发测试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有关二、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主要措施
(2)项目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人员名单
姓名 小组分工 职务 职称 组内工作 葛跃新 组长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全面指导、组织实施 吴建文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工程师 组织实施 任先锋 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技术措施编制、组织实施 马历文 组员 施工员 助工 组织实施 张生良 组员 质检员 助工 组织实施 薛阳 组员 施工员 助工 组织实施 罗英 组员 施工员 助工 组织实施 薛璐璐 组员 质检员 助工 组织实施 申屠新明 组员 安全员 助工 配合实施 尹中保 组员 资料员 助工 资料收集、整理
2 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主要管理措施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每项新技术应用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班组长进行新技术专项培训,对新技术具体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项交底,对关键技术进行模拟操作。将新技术应用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班组,责任到人;技术部门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进行检查、把关和指导服务,并及时提出应用建议,为示范工程创建提供保障。定期进行检查、验收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新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及时进行新技术应用的总结。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奖励在新技术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有关人员。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在主楼地基基础处理过程中按图纸要求采用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应用技术,增加了地基承载力。该项技术应用量约为800根m2。
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在本工程基坑采用了预应力锚杆和土钉墙结合的复合土钉墙技术,增加了基坑边坡和周围建筑的稳定性,减少了土方开挖和回填土的工程量。该项技术应用量约为2600m2。
2、混凝土技术
2.5纤维混凝土技术
在本工程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墙柱梁板混凝土中采用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量约10000 m3。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在本工程基础及主体混凝土中采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应用量约24000 m3。
3、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本工程基础及主体中采用HRB400高强钢筋,应用量约为4000吨。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本工程基础及主体中采用了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应用的钢筋直径为φ16~φ32。应用接头数量约为35000个。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本工程主楼5-8轴大跨度梁及附楼三层多功能厅大跨度梁均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本技术应用预应力钢筋约20吨。
4、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本工程全部混凝土结构均采用PVC覆膜胶合板新型模板技术。应用混凝土量为24000m3。
5、钢结构技术
5.1深化设计技术
本工程附楼钢网架在施工中采用了CAD软件进行放样、设计、计算;采用 CAM制造技术对钢网架加工下料、优化等。应用量约2100 m2。
6、机电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本工程依靠计算机辅助制图手段,在施工前模拟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完后的管线排布情况结合原有设计图纸的规格和走向,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极大缓解了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各种专业管线安装标高重叠,位置冲突的问题。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经过雨水渗蓄、沉淀等处理,集中存放,用于施工现场降尘、绿化和洗车,经过处理的水体用于结构养护用水、基坑支护用水,如土钉墙支护用水以及混凝土试块养护用水、现场砌筑抹灰施工用水等项目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