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培训教材.pdf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1 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 去大脑僵直实验去大脑僵直实验: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 之间切断脑干,动物 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 象,表现为四肢伸直、 坚硬如柱坚硬如柱,头尾昂起头尾昂起、 脊柱挺硬,称为去大 脑僵直脑僵直。 2 临床:中脑受压(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也可出 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 3 (1)(1)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 电刺激延髓脑干网状结构不同区域,观察到存在: ① 抑制区: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 ((范围较小范围较小)); ② 易化区: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 ((范围较大范围较大)) 抑制区和易化区 延髓网状结构 分布广大脑干中央区域,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 腹内侧(小) 部分,脑桥被盖,中脑中央灰质及被盖,也包括脑干 以外的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等部位以外的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等部位((大大)) 4 小脑前叶小脑前叶小脑前叶小脑前叶 大脑皮层运动区大脑皮层运动区 纹状体纹状体 两侧部两侧部 小脑前叶小脑前叶 前庭核前庭核 蚓部蚓部 蚓部蚓部 ((((++++ )))) ((++ )) ((++ )) ((++ )) 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 抑制区抑制区 易化区易化区 ((−−)) ((++ )) 肌紧张肌紧张肌紧张肌紧张 5 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 网状结构抑制区的下行始动作用(大脑皮 层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动区和纹状体等))被切断被切断,抑制区活动减抑制区活动减 弱弱,,易化区活动占优势易化区活动占优势。。传向脊髓的易化作用传向脊髓的易化作用 相对增强,引起 γ运动神经元活动过强,伸肌 的肌紧张过度亢进,导致去大脑僵直。 请大家从牵张反射的原理分析α僵直和γ僵直? 6 • γ僵直: 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作用首先提高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作用首先提高γ运运 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多, 转而增强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称为γ僵直。 • 实验证据: 在去大脑僵直时,如:切断动物腰骶段 脊髓后根以消除肌梭传入冲动脊髓后根以消除肌梭传入冲动,, 则可使后肢则可使后肢 僵直现象消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uji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