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立项申请建议书.doc

新建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立项申请建议书.doc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4、法人代表:傅藕娟 5、所有制形式:股份制 6、建设地点:******省******县******乡等地 7、建设规模:新建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加工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工厂的规模 8、项目建设周期: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 9、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排灌分渠渠工程、 优质稻良种加工车间、种子检测室、种子仓库、种子晒场,引进一条集精选、包衣、小计量包装于一体的种子加工流水生产线,购置水电等配套设施。 10、项目申报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11、负责人:傅藕娟 1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流动资金60 万元,项目总投资额420万元。 13、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180万元(其中:45万元为无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9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含企业铺底流动资金60万元)。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年加工能力为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年可创销售收入1600万元,总成本1167.37万元,年总利润322.65万元,内部收益率IRR:69.64 %,财务净现值NPV:1470.76万元,投资回收期IPP:2.65年。 优质稻良种加工质量指标: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 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设以生产优质稻良种为主,其产品可以带动整个******县以及周边的奉新、安义、宜丰、高安、新建、修水、上高、宜春、铜鼓等县市的优质稻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主要以强化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优质稻生产用种来源的可靠性。并可通过优质稻良种加工、销售能力的提高,带动优质稻良种的生产,使两县优质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12000亩,带动7300户农民增产增效,农民人均增收186元 。在积极推动优质稻生产面积增长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我国是十分重视农业基础作用和地位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及优质粮食生产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的战略部署。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力度和农业投入力度。种子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为夯实产业基础,增加种子科技含量,使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特进行本项目建设。本项目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怎样使农业科技与生产资料进行有机结合,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项目可行研究报告政策依据与技术依据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中共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和省级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摘编》(******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试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杜青林主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宜春市统计年鉴》(2001年~2005年)、《******县统计年鉴》(2001年~2005年)、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等,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及市场的价格指标。 三、综合评价和认证结论 1、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各项指标均较优良,经济效益较好,如财务内部报酬率IRR值达69.64%,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的水平,投资回收期IPP值为2.61年,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5年的水平。项目建设对环境虽有一定的粉尘和轻微的噪声污染,但不具备对环境构成污染的条件。同时项目建设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一个可行度极高的项目,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提升我国粮食生产实力起到直接的作用。 2、认证结论 通过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扶持政策,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抗风险能力强,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作用较大,项目建设可行度较高,效益十分显著,非常有必要申请国家立项扶持。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

文档评论(0)

花开半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