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习报告
系部名称: 建筑工程系
专 业: 工程技术
年 级: 07 级
学 号: 0604070264
作 者: 张艺庆
2009年10月
实习报告
我于年月日项目部进行建筑施工实习,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我们今年报告的主题就是我们副标题“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因此我们强调的是“复苏”,而这种“复苏”与以往的“复苏”有本质性的差别,同时我们强调在复苏中间中国结构有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以往结构不具备的一些特制,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这个报告里边向大家发出乐观主义的前瞻性预测,我们也希望这种预测能够驱散目前在学界和经营界弥漫悲观主义的环境。我们落脚点认为2013年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因此我们是乐观的一年。
那么我们报告中间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主看逻辑和预测,第二看2012年发生什么、还要发生什么,第三部分是明年可能会怎么样?最后我们会提出我们政策建议。
一、总论
对于总论也是我们提出模型构建、预测参数、总体分析框架的核心部分,那么在这个部分里边首先一个我们认为迈向新复苏、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总体逻辑是什么?
1、为什么今年二三季度出现超预期的回落,并且这种回落体现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速跌破8%,按照以往常识性的分析的话,在中国历史上只要连续两个季度跌破8%都是处于箫条状态,但是我们二三季度里边却发现,在连续跌破8%的同时,我们的失业没有大规模出现、同时也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因此我们在以往的报告里边把这种状态认为叫“次箫条”,为什么产生“次箫条”?有两个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全球超预期的回落,以及我们宏观政策特别是房地产政策持续调控,使我们上一轮经济增长两个火车头出口与房地产被遏制住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到金融困局影响范围要广、持续时间要长。所以它导致目前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导致5月份出台稳增长的一揽子措施没有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出现跌破5%的现象。
2、复苏重现的逻辑,我们认为消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的刚需释放,中国宏观经济在9月份出现“触底反弹”,同时在十八大换届效应、存活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等因素作用下,今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重返复苏轨道,同时三季度回落超预期,同时四季度反弹也有可能超预期。
3、新复苏的内涵。认为这次复苏是中国经济在这一轮周期里边不对称W头正中间的一种复苏,也是我们不对称第二个底部基础上的反弹,所以在这样状况下一方面是周期性的力量有所逆转,但是结构性的力量依然在进行释放,那么因此带来的这种复苏具有一些脆弱性、不确定性、反复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换届效应带来的冲击是强烈的。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新复苏”虽然不会像传统复苏那么强劲,但是同时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不会和世界经济复苏一样在低迷中慢性。
4、“新结构”的内涵。这一轮看到复苏的动力源并不来源于出口和房地产反弹,而是来源于消费和基础投资,不来源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来源于宏观经济微调,我们看到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融资结构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具有趋势性特征,而不是以往简单的周期性特征。四重结构性调整的内生力量使中国结构调整步入到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期。这是很重要的,以往我们是政府主导型被迫调整、没有市场基础的调整,现在我们发现有市场基础了。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引发下全球不平衡调整和发达国家财政赤字的调整引发的外需引导型的大结构调整;相对价格引导型的结构调整;以消费加速牵引的需求拉动型的结构性调整;在监管套利和金融创新的作用下,全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巨变,标志性事件利率市场化被迫全面展开。我们会看到无论复苏还是结构特性发生的变化。
5、超越“新常态”的内涵和逻辑。有两个大现象,一个GDP增速连续两季度跌破8%,但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还有经济增速连续回落,且跌破7.5%,但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很多人就强调目前的回落是趋势性的回落而不是周期性的回落,得出的结论我们这一轮调整是L型,未来7%—8%就是一种常态,所以这里边很多学者提出一个论断,叫中国步入新常态时期,低增长、低贸易、大幅度结构调整、高物价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常态。我们是旗帜鲜明反对这个观点。我们认为目前周期性调整依然是不对称的W型,也就是我们09年底提出这个观点,我们认为新常态论犯几个错误:
(1)不能过分强调“结构性趋势力量”而忽视“周期性力量”,目前是经济危机期间不谈周期而只谈结构。
(2)不能过分迷信各种潜在增速方法测算的结果,很多人认为模型测出来就是5%,或者就是7%,大家学过潜在增长测算方法都知道,本质上都不具备预测功能。
(3)中国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的加速,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加速、中国比较优势在产业和区域的转换、中国工业化在梯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重洲FT-7800R中文完整版操作手册(装订版).pdf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 案例知识点 总结记忆口诀 顺口溜 联想记忆方法.docx VIP
-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护理.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测评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综合评价分析.pdf VIP
- 转体施工跨既有线评审方案.docx VIP
- 2024年延长石油集团笔试题目含答案.docx VIP
- 精神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pptx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自编题目.doc VIP
- 2025年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