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enchmark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Benchmark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王春苗 张立涛 王莹 李兆霞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 ) 摘要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是结构进行动力计算的基础,系统而深入的认识结构的动力特性是十分重要 的。本文以benchmark 实验结构为研究对象,用自己编写的 C 语言程序调用相关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并用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 ANSYS 建立了 benchmark 实验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 最后讨论了模态分析与损伤识别的关系。 关键字 Benchmark实验 动力特性 有限元分析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Based on Benchmark Experiment Wang Chunmiao Zhang litao Wang ying Li Zhaoxia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Abstract Structu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s the basis of simulating dynamic responses.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structu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oroughly. With the subject investigated of benchmark experimental structure, experimental findings are processed with related software program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property i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modal analysis and damage detection is discussed. Keyword Benchmark experim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1 概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工程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结构能完成预定的复 杂使命,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静动力特性、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的特点。随着设计与施工 的深入进行, 结构分析理论也更精确、更完善。Benchmark 实验主要研究结构参数的不确定 性,研究了几种不同的损伤工况。本文以 Benchmark 实验结构为研究对象,用自己编写的 C 语言程序调用相关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用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 ANSYS 建立了 benchmark 实验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模态分析与损 伤识别的关系。 2 实验模型 本文的工作基于 ASCE 的Benchmark 结构健康监测的实验资料。此实验结构为一个 4 层的 2 开间×2 开间的钢框架模型,结构平面尺寸为 2.5m×2.5m,高4×0.9m 。结构被安装在 一个大尺度振动台上,振动台被固定。此实验采用了三种激励形 式:环境激励、锤击法和激振器激励。实验结构图见图 1。 为了使得质量分布更符合现实,一个水泥板被放置在各个开 间的各个楼面上:4 个 1000kg 的楼板被放在一层、二层和三层, 4 个 750kg 的板被放在第四层,此水泥板的尺寸为 1.5m×0.6m。除 此之外,在第二层的每个开间放置重为 35kg 的楼板栅作为一个工 作台。这是框架结构的质量[1] 。框架结构的附加质量由激振器 86.08kg、第一层的西南角的四块附加质量块(24.8kg + 24.8 kg + 29.2 kg + 29.2 kg=108 kg )和第二层东南角的两块附加质量块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