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pdf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 摘 要 作为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最重要会计信息之一,会计盈余一直倍受股东、 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无论是会计信息的编报还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与 评价,会计盈余在其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股东和管理者利益 上的非一致性,在代理双方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时,对外承担财 务信息披露义务的管理者就有可能在自利性动机的驱使下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 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存在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而使得 其决策价值大大降低,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难以实现,严重地危害了 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制度层面上看,影响和制约盈余管理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 是会计准则;二是公司治理机制。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假设、会计信息的确认 和计量等等,直接影响到哪些信息可以确认并且以何种方法反映在盈余信息当 中,这些直接影响到盈余信息的构成成分,从而影响盈余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 有用性;另一方面会计准则规定了可选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这些给公司 的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公司治理是企业有关控制权与剩余权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内 在逻辑就是通过制衡实现对代理人的约束与激励。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与否直 接影响着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其完善程度制约着上市公司的会计 信息质量,对盈余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加上 2007 年新会计准则政策的出台, 因此有必要研究实施新会计准则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变化趋势,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本文以我国 2005-2008 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讨在我国 特殊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在 2007 年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程度的变化趋势,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是否降 低?另一方面,新准则的实施对于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 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 源和实质,深入探讨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 结构、减少盈余管理行为、提高盈余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分行业分年度的截面 Jones 模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进 行了计量,发现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盈余管理程度有向两端扩大的趋势,新会 i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 计准则的实施并不像预期那样能够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约束,反而加大 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了盈余信息质量。另一方面,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资本负 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条件下,发现实施新准则前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 例、第二至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实施新准则前董事会规 模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实施新准则后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管理层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是否两职合一等变量在实施新准则前后均与 盈余管理不相关。 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首先要分散股权、降低 国有股持股比例,充分发挥控制权市场的制衡作用;其次要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加强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改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保证独立董事的独 立性和专业性,加强独立董事法治建设,推行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再次要 设计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合理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建立完全市场化的经理 人资源配置机制;最后改善法律与监管环境,提高证券监管的力度和效率。 关键词: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操纵性会计应计 ii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 accounting earnings has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