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系
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题 目:初探如何教育小学生中的问题学生
作 者: 陈飞
班 级: 初英1002班
学 号: 201018020243
指 导 教 师: 章灵舒
二零一三年 四 月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诚 信 声 明
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初探如何教育小学生中的问题学生》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关键词
一、问题学生与“问题”……………………………………………………1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1
(二)问题学生的分类……………………………………………………2
二、问题学生的成因……………………………………………………2
(一)社会因素…………………………………………………………………2
(二)家庭因素…………………………………………………………………3
(三)学校因素………………………………………………………………3
(四)个人因素………………………………………………………………4
三、问题学生转化的理论基础………………………………………………4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价值…………………………………………………4
(二)社会动机理论及其价值…………………………………………………4
(三)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5
(四)心理健康理论及其价值…………………………………………………5
四、如何教育问题学生………………………………………………………5
(一)社会而言…………………………………………………………………5
(二)家庭而言…………………………………………………………………5
(三)学校而言…………………………………………………………………6
结 论…………………………………………………………………………6
参考文献…………………………………………………………………………7
致 谢…………………………………………………………………………8
摘 要::
前 言
班级里总有那么些学生,有的经常迟到,顶撞老师;有的迷恋网络,偷拿钱物;有的对同学暴力相向,甚至离家出走……。教师在他们身上花费很多精力,然而却收获不大。教育这些学生,需要耐心,更需要教育的智慧。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1、问题学生的普遍现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据报,我国现有的3.4亿中小学生中,约有5000万是问题学生,相当于一个法国,十个瑞士。虽然这个数字有待商榷,但问题学生的普遍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问题学生的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2004年11月,国内第一条“问题学生针灸热线”开通,服务对象是“思想品德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开通首日,电话就被打爆。2005年初江西庐山脚下成立了一个“择差教育”中心,选择“差生”进行教育。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与这个中心相类似的机构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湖南邵阳青少年教育训练学校,湖北宜昌的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都是这类教育机构。2006年11月29日定的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霍华德说,保守党若在明年的大选中胜出,就将在英国建立150所特殊学校,以帮助“问题学生”改过自新,取得进步。对于问题学生,心理学家索里等人认为,这类“偏离了文化常规”的学生,大约占全部学龄儿童的10%-20%,甚至更多。这些数据告诉了我们问题学生是当今各国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2、问题学生与“问题”
揭示问题学生的内涵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问题。英国有位心理学家曾说。“问题”一词是一个非常含糊,难以把握的术语。人们对问题的理解并不是一直的,存在着个人认识、情绪、情感上的偏差。衡量问题学生的标准应是客观的,要从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首先,问题具有普遍性,每个学生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其次,问题具有社会性,问题是相对而言的,以社会常态为常模;第三,问题具有发展性,问题学生的一些问题是随着年龄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诊断学》——四诊(课堂PPT).ppt VIP
- 汽车音响国家标准:江淮T-Box需求说明书_4.0.pdf VIP
- 2025高级起重工技能鉴定精练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300题).pdf
- 检同期-检无压.pdf VIP
- 装卸搬运服务投标方案数据中心运维服务项目投标方案.doc
-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最新税收政策解析及操作规范专题培训(郑州市税务局).pptx VIP
- 电线接线缠绕方法规范_电工电线接线与线头处理方法图解.doc VIP
- 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解读.pptx VIP
- 2021三调工作分类20181119.docx VIP
- 12210104 BF4M2012C备件图册 道依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