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13年中考历史重大热点专题 专题十二 古今中外农业 新人教版.docVIP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13年中考历史重大热点专题 专题十二 古今中外农业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二:古今中外农业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措施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 唐朝:唐太宗、唐玄宗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元朝:元世祖重视农业,编辑《农桑辑要》 2、劳动工具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农耕文化遗存 ①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最早种植蔬菜。过着定居生活, 房屋,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②长江流域,今浙江余姚。用耒耜,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过着定居生活, 房屋。 西周: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得以推广 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宋朝:秧马出现 3、农作物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 唐朝: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唐代蔬菜有很多新品种 宋朝: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水利工程 春秋:安丰塘——我国最古老的一项水利工程,原名芍陂(今寿县境内)。春秋时期楚国的孙叔敖主持修建,为300年后的都江堰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战国:秦国蜀郡李冰父子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秦朝:兴修灵渠,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隋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5、农业著作 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明朝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 孟祺,字德卿,宿州符离人元代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县令。著成《农书》。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手工业:煤,称石炭,开采量世界第一(北宋);铁、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陶瓷,景德镇。海外贸易:得到政府的鼓励,发展兴盛,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机构(广州、杭州)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B、安丰塘——我国最古老的一项水利工程,原名芍陂(今寿县境内)。春秋时期楚国的孙叔敖主持修建,为300年后的都江堰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C、宋元农学成就 P42 孟祺,字德卿,宿州符离人元代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县令。著成《农书》。 曹魏在淮北和江淮地区大兴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梅根冶(今池州市贵州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冶铸各种铜器,最主要是铸造铜钱) E、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 P53 明初安徽成为全国重要的产粮区,庐州、池州、徽州三府是全国重点产茶区,徽州松萝茶风行一时。徽州的印刷业、芜湖的浆染业全国闻名,怀上手扶凤阳是商业繁荣的地方。巢湖成为商品米生产基地,定远是主要产烟区。 F、农村改革的全面展开 P150 1978年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首创了“大包干”制(包干到户)。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推动了安徽农村改革的进程。 G、1985年开始实施振兴农村经济的“星火计划”; 二、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农村政策 1、建国初期,土地改革,1950-1952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2、三大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三、世界史上的农业问题 1、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 2、日本,大化改新: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明治维新,允许土地买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苏联,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参加集体农庄,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但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美国,南北战争,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西部土地的需要,有利于美国西部的开发,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5、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让农民缩减耕地,屠宰牲畜 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