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规划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自然条件、滩涂资源状况 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1.2 地质地貌 1.3 海岸带气候条件 1.4 沿岸水文特征 1.5 社会经济概况 1.6 滩涂资源分布 1.7 滩涂演变 1.8 堤外滩涂利用现状 1.9 综合评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现状 2.1 围垦概况 2.2 滩涂围垦开发成效 2.3 存在问题2005~2010年围垦规划 3.1 规划的必要性 3.2 指导思想 3.3 规划依据 3.4 规划原则 3.5 规划目标 3.6 规划布局 3.7 主要围垦项目 3.8 水资源分析 3.9 环境影响及对策 3.10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3.11 效益预测 3.12 建设管理 2011~2015年围垦设想 4.1 沿岸项目布局 4.2 条子泥围垦 4.3 投资估算措施与建议 5.1 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协调 5.2 规范围垦管理,严格审批程序 5.3 完善围垦政策,加大投资力度 5.4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项目效益 5.5 坚持科学围垦,促进协调发展 自然条件、滩涂资源状况 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本次滩涂围垦规划范围:南自长江口,北抵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2004年底前已形成的最外一道海堤外的沿岸高潮区滩涂。   滩涂区域行政区划:本省沿海滩涂行政上隶属于南通、盐城、连云港三个市14个县(市、区),由南向北分别为南通市的启东市、海门市、通州市、如东县、海安县;盐城市的东台市、大丰市、射阳县、滨海县、响水县;连云港的灌云县、连云区、新浦区、赣榆县。 1.2 地质地貌   1.2.1 地质   江苏沿海地区,除赣榆的石桥、秦山岛等地出露太古界地层和后云台山、东西连岛等地出露元古界地层外,其余地区几乎被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以射阳、大丰、东台沿海最厚,达300~400米;赣榆南部、如东、启东等地亦在100米以上;而海州湾山区丘陵地带因遭受风化侵蚀,第四纪沉积物近乎缺失,仅在山前河谷和沿海有些分布,但厚度不超过50米。北部第四纪沉积物物质组成为棕黄色的中粗砂和亚粘土,上层为灰褐色淤泥质粘土、亚粘土和中细砂;南部下层为棕黄、灰黄色亚粘土,粘土夹细砂,上层为中粗砂和细粉砂,反映了海陆交互沉积的特征,沉积物深厚,地基松软。   1.2.2 海岸地貌   江苏海岸按物质组成可分为砂质海岸、基岩海岸、粉沙淤泥质海岸三类。   砂质海岸:分布于海州湾北部的绣针河口至兴庄河口,岸线长约30公里。柘汪以北原为堆积海岸段,但近30年处于微侵蚀或基本稳定状态,滩面沉积物以淤泥质粉砂、粗粉砂为主。柘汪以南为侵蚀性海岸,主要由于入海河流入海泥沙减少以及人工采挖海滩沙,使岸线逐步后退。   基岩海岸:分布在连云港西墅至烧香河北口,岸线长40.3公里。海州湾海滨浴场及墟沟海湾等处为砂质堆积,其余均为海蚀悬崖,崖前滩面较窄。   粉沙淤泥质海岸岸线长883.6公里,岸线长度占全省海岸线的90%以上。按其动态特征可分为基本稳定、侵蚀与堆积三种类型。(1)稳定性淤泥质海岸有南北两段,北段为兴庄河口至西墅,长32公里,潮间带宽2.5~3公里,坡度小于1‰;南段为蒿枝港至启东嘴,长约55公里,潮间带宽3.5~5.5 公里,坡度1.1~1.2‰。(2)侵蚀性粉沙淤泥质海岸也有南北两段:北段为大板跳至射阳河口,岸线长197公里,堤外滩面较窄,一般宽0.5~2公 里;南段为海门东灶港至启东蒿枝港,岸线长29公里,浅滩宽2~5公里,坡度2.68‰。目前该段海岸的后退已采取各种防护措施而被控制。(3)堆积性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分布于射阳河口至东灶港,岸线长570.6公里,占全省海岸线60%,滩阔坡缓,滩面宽10公里以上,在沙洲并陆段甚至可达30公里,坡度约在0.2‰。长期固定断面实测,其平均高潮线外移速度以辐射沙洲根部蹲门口至弶港一带为最快,可达200米/年,向南北两侧逐渐减慢。   1.2.3 辐射沙洲脊群   辐射沙洲脊群位于江苏中部的新洋港至遥望港之间的海区,即废黄河水下三角洲至长江水下三角洲之间,沙脊群南北长达200公里,东西宽90公里,海区水深0~25米,以弶港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分布。由辐射点向北东和南东方向分布有共计10条形态完整的大型水下沙脊,每个沙脊长约100公里,宽约10公里左右。多数沙脊在近岸部分,低潮时出露成为沙洲,1平方公里以上的沙洲有50余个,理论深度零米以上面积190多万亩。沙脊的物质组成主要是细砂,沉积物自下而上逐渐变粗。沉积构造由水平层理向上逐渐变为各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反映水动力作用逐渐增强,与粒度的变化是一致的。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来自东南方向的东海前进波与来自东北方向的南黄海旋转波在此相遇形成辐聚辐散的水动力条件,将古长江和古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以及少量的长江入海泥沙带至这一带的结果。 1.3 海岸带气候条件   江苏海岸带受季风气候控

文档评论(0)

zhangf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