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士林東側及西側防洪抽水站聯合運轉可行性研究.pdfVIP

臺北市士林東側及西側防洪抽水站聯合運轉可行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屆海峽兩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討會,2004年 12月 臺北市士林東側及西側防洪抽水站聯合運轉可行性研究 簡錤彪 1 楊財欽 1 黃偉民 2 廖朝軒 2 1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2. 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 摘 要 抽水站係屬都市防洪體系最後一道防線,傳統上,抽水站之操作運轉以單獨運轉為原則,為 提高抽水站防洪功能,可事先規畫由臨近抽水站構成防洪抽水站網,使其產生區域聯防的效果。本 研究初步評估抽水站聯合運轉實施之可行性,以台北市士林東側及西側抽水站為研究對象,就單獨 或聯合操作之各種方案,輔以美國環境保護署發展之都市暴雨逕流模式(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就研究區域抽水機數量、起抽水位及抽水站間之連通箱涵,模擬各種不同情況。結果顯 示聯合運轉條件下,抽水馬達損失最大容許量,共計 18.2cms ,尚不會造成淹水情況;此外依序提 升每組起抽水位 0.05m ,抽水馬達的運作過程趨於平緩,對馬達的壽命及運轉效率皆有較正面的影 響。 一、前言 揆諸近年來,花費巨資興建之抽水站,原本被寄予厚望適時發揮抽水功能,惟事 與願違,颱洪期間尚未完成排洪任務,即被淹沒,機組設備損失慘重,引起各界的關 注與批評。雖然抽水站停擺,有其規畫設計上之盲點及相關防洪配套設施尚未完成等 因素所導致,然而若能事先及早發現缺失,並迅速加以改進或輔以補救措施,當可降 低災害損失程度,減少水患影響範圍,因此對於抽水站設施之規畫設計與管理操作機 制,是否尚有檢討空間,值得研究。為減 少抽水站設計容量,採取洪峰流量削減,不 失為可行之減洪防澇措施之一。惟因都會區缺乏滯洪池、疏洪道、大型雨水貯留池等 調洪或減洪設施,致近年颱洪期間,由於降雨量過大,且降雨延時過長,洪峰流量無 285 法削減,部份抽水站防洪保護能力不足,致站房進水而停止運轉。 為確保抽水站在颱洪時期能發揮正常功能,除平時應落實檢查與現況評估,儘速 提出對策改善外,並可進一步思考,事先予以妥善規畫不同集水區之臨近抽水站串併 聯構成防洪抽水站網,並配合興建連通箱涵 、控制閘門及相關監測系統,使其產生區 域聯防的效果。 為探討區域聯防的可行性,本研究初步評估抽水站聯合運轉實施之可行性,就抽 水站單獨或聯合操作之各種方案,並以台北市士林東側及西側抽水站為試驗區研究對 象,輔以數值模擬方式加以探討。本研究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 )發展之都市暴雨 逕流模式(SWMM ),用於聯合運轉演算,可依集水區逕流量、抽水機數量、起抽水 位變化及兩抽水站間不同型式之連通箱涵,模擬各種不同狀況,進行敏感度分析,以 求得聯合運轉之最佳方案。 二、雨水下水道與抽水站之興建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之因素,使降雨型態與往年迥然不同,降雨延時更短,強 度更增強,加上都市化過程,使地表不透水面積增加,地表逕流量因而增大,集流時 間亦更為短促,此種氣候之異常變化,肇致降雨量與降雨強度,超過雨水下水道設計 標準,下水道不勝負荷而發生溢流。 目前台北市依中長程發展計畫,應興建雨水下水道幹支線總長 540 餘公里,現已 完成 507 公里,完成率達 94% ,加上小管徑幹支線,總長估計約600 餘公里,此遍及 全市大街小巷縱橫交織之綿密排水系統,發揮及時排除市區雨水之功能。然而台北市 區雨水下水道係以重力排水為原則,先由道路兩側之水溝收集地面逕流,經由集水 井、連接管等設施,排入各排水支線之涵管或箱涵,各支線再匯集於排水幹線排入河 川。惟遇颱風時降雨面積較廣,延時長,河川水位升高,使標高較低之地區積水,無 法以重力排除,需倚賴抽水機抽除。 由於市區大部份均低於河川之計畫洪水位,故雨水下水道系統,依抽水站之數 量,劃定為若干排水系統分區,各排水幹線末端,均於堤內設置抽水站,以抽水機動 力,抽除堤內雨水。台北市現有抽水站,正式站 59 站,臨時站 15 站,均沿淡水河、 基隆河等及其支流兩岸興建,其雨水下水道出口計畫水位可分為重力排水及加壓抽水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