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现代呼吸机的发展特点及市场
指导老师: 许晓燕
学生姓名: 储赛娜
专业: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
班级: 10级医电(2)班
学号:
【摘要】危重医学的发展促进了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呼吸机不仅作为麻醉及急救的有效手段,而且成为危重患者呼吸支持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拓展了呼吸机应用范围。近20年来,随着呼吸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呼吸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在诸多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更适合患者肺脏的病理生理特点。
引言:呼吸机概述呼吸机是当前大型医院必备的抢救设备,是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在临床抢救、呼吸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他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临床抢救、治疗的成功率,挽救、延长了众多患者的生命。是延长病人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的重要工具。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逐步深入和全面,电子和机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呼吸机的性能日臻完善,其适用范围也日趋扩大和普及。呼吸机在临床治疗所显示的作用越来越被大家重视。?虽然,呼吸机的临术作用越来越被大家认同、接受,但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众多医疗设备中最为突出的。1历史沿革人工呼吸的历史可溯源至史前时代,公元世纪,随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科技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在年和年,vesalius和Hooke就对猪和狗进行气管切开并置入气管导管成功,证实通过气管导管施以正压能使动物的肺膨胀。1792年,curIy首次在人身上成功进行了气管内插管,用于人类疾病的抢救。自19世纪末到0世纪中叶,由于人工气道技术的不断完善,借助于人工气道进行正压通气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893年美国纽约Niagara大学的生理学教授Fell设计了一个由手驱动的风箱可以使病人肺充气或自主呼气。1907年Dr.疽ger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氧人工呼吸器(pulmotor),用于心肺复苏。曾于首次行气管内麻醉的Trendelenburg教授指导他的两个助手设计了一个非现行活塞驱动通气机,此设计称为40年后Engs仃om呼吸机的最初形式。
1928年10月,Drinkef和Shaw用他们研制的一台被世人称为“铁肺”的箱式体外负压通气机,治疗一个因脊髓灰质炎呼吸衰竭而昏迷的8岁女孩获得成功,从而开创了机械通气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后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潜水艇人员、飞行员、战地伤员等呼吸改变的需求促进了呼吸机的发展。Brewer等人首次应用便携式麻醉剂,对ARDs患者进行了成功的机械通气治疗。1946年Bennett生产的间歇正压呼吸机可以避免压力过高引起的心血管副作用,该呼吸机已经具备了现代呼吸机的基本结构。自此气控一气动压力限制型呼吸机一度成为正压通气机的主流形式。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机型为BennettPR.1A和BirdmarkvII等,属于现代第一代呼吸机。世纪60 ̄70年代,随着电子控制技术被引入到机械通气设备的设计中,提供给容量限制型呼吸机的气动能源由电子控制,代表性的呼吸机有BennettMA.1型呼吸机、Elema.Schonandersen,o900型和Engstmm200Ec型,其中,servo900型呼吸机发展成为系列产品,技术性能十分全面,临床得以广泛应用。
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因此,正常呼吸是由于机体通过呼吸动作产生肺泡与气道口“主动性负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以满足生理通气的需要。而呼吸机通气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
三、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 1、面罩 适用于神志清楚合作者短期或间断应用一般为1至2小时。 2、气管插管 用于半昏迷昏迷的重症患者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如经鼻、低压力套囊可延长保留时间。 3、气管切开 用于长期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 呼吸机的调节 1通气量 潮气量一般为1015ml/kg,慢性阻塞肺部疾患常设在810ml/kg;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水肿、肺不张等肺顺应性差者可设在1215ml/kg。 2、吸气/呼气时间 阻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