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散文阅读十二全国.docVIP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散文阅读十二全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散文阅读(十二)(全国)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河与沙周 涛 沙漠对河流说:结束! 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开始。 ——题记 在新疆生活的这么多年里,我非常幸运地见识了它的那些著名的河流。的确,我非常幸运。 伊犁河、巩乃斯河、塔里木河、孔雀河、额尔齐斯河、叶尔羌河……河流给人留下的往往是永难磨灭的记忆,是丝缕一般柔长的诗情。虽然水和水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奇怪的却是河与河完全不一样。 叶尔羌河完好地保留了一副古代河流的面貌,在洪水期,它宽阔的河床里流泻的仿佛不是水,而是奔腾拥挤的骆驼群。额尔齐斯河有着令人惊异的风采,它水量的充沛和纯净近乎神话,它的浪涛如同众多大块的碧玉倾泻翻滚。还有塔里木河,那是一支忧伤的歌,它默默流淌,告别一个又一个绿洲,然后义无反顾地走进沙漠……还有呢,还有伊犁河和巩乃斯河,我已经好多次写到它们,但始终不能真正表达出它们的神韵。 如果说我对新疆有一种无法抗拒和割舍的爱,那么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缘自这些河流。河流这些生命之蛇缠住了我的心。 与河相反的是,这么多年我走遍了新疆的许多地方,穿越了无数的戈壁和碱滩,却很难深入地见识到沙漠的真面目。我与最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森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共居一域,但始终没有真正见到过它们。它们就像传说中的巨蜥,时常留下足迹,却难见真形。 于是我经常在头脑里想象出这样一些画面:河与沙漠的关系如同一些生命之蛇与几只巨型蜥蜴之间的生死搏斗。河想包围沙漠,缠住它并消解它。沙漠固执地蹲伏在那里,愚蠢而又警觉,充满仇恨而冷酷无情,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猛地向蛇扑去,并一口咬断它。 那些消逝的河啊,是怎样地被咬断,然后被吞没…… 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 人是多么富有灵性的动物啊! 我看到过西海固的作家王漫西的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1972年,西海固大旱,我去某村找一位烧窑师傅,他说:‘你是走州过县的人,咱这里人都说地球把把子(把柄)快磨断了……是苏联专家测出来的,正拿电焊机焊着哩。电焊机把天都烧红了,山干火燎的,牛赶到山里只吃空气不吃草。咱这里人说,焊住了我们就不用迁了,焊不住我还要迁走哩。’” 这正是大西北的贫困缺水地区的人民群众所独有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的表白,也是由他们口头创造出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今众多的有关生态环境的呼吁文字中,我没见过比这更绝妙的。烧窑师傅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直到这时,人才想起了树。 那些不会逃跑、不能移动的树,那些在人类兵团到达后像成群成片的俘虏一样等待砍伐的树,那些身材高大、枝叶俊茂但敌不过那些斧锯的树,那些在微风中哗笑着本来想当人类的朋友却不料成为屠杀重点的树……及至想起,为时何晚! 现在怎么办呢?现在栽树吧!树是人类的最忠实的朋友。有了树,沙漠敛威,一切都会变得和谐起来。每一棵树其实都是一根伟大的“魔杖”——就像古老的神话中传说的那样。 至于河流,这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除了近百年来遭受污染和破坏,过去在历史上可是一直受到热爱和歌颂的。一本书上说道:“在成吉思汗的后裔中,对流水的崇拜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至今天,我依然记得中学时读过的题在《静静的顿河》卷首的那几句古老歌词—— 啊,静静的顿河,像是我们的父亲! 啊,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浑? (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强调“的确,我非常幸运”,是因为自己曾亲眼看到了那些河流的不同神韵,感受丰厚。 B.将河与沙漠想象为蛇与巨型蜥蜴,形神兼似,十分准确地表现了河的警觉与沙漠的凶猛。 C.“直到这时,人才想起了树”一句的意思是,生存环境恶化了,人才意识到了树的存在。 D.“河流,这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是对题记“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开始”的一种解释。 E.结尾提到成吉思汗后裔对流水的崇拜,是为了表明中华文化包容广博,有着优良的传统。 解析:选AD。B.“河的警觉”错,文中没写河的警觉,“警觉”的是沙漠。C.人没有忽视过“树的存在”,但在意的只是树的经济价值;“才意识到”的不是“树的存在”,而是树对生态环境的作用。E.“是为了表明中华文化包容广博”错,本文无此意。 6.(1)作者用“奔腾拥挤的骆驼群”比喻叶尔羌河,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塔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集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