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测试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长期混战,两次战役分别是什么?时间、作战双方、结果和意义?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VS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4、西晋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统治情况?
266年,司马炎洛阳;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灭亡西晋。
统治腐朽,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5、五胡内迁?
东汉末年开始;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与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民族融合。
6、东晋、前秦的建立和两者的较量?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建康,史称“东晋”。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苻坚重用王猛为相,统一了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 383年 前秦VS东晋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7、南朝开始?
420年,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东晋灭亡,此后,南方经历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8、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影响?
① 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 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③ 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9、北朝的历史?
4世纪后期,鲜卑族的一支建立了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10、北魏哪位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什么地方?又实行一系列什么样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北魏孝文帝 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用汉语,穿汉服,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与汉族贵族联姻,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缀术》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地理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书法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 《兰亭序》有“ 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 书圣 ”。 绘画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 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2、汉字的演变:商朝的甲骨文,商周青铜器上的金文(或铭文),西周晚期的大篆,秦朝规范字小篆和民间流行的隶书,魏晋时期出现了楷书、草书、行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九年级英语 复习练习15 人教新目标版.doc
- 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33 新人教版.doc
- 初中英语 阅读理解17.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31中八年级英语上册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练习.doc
- 2012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11.doc
- 河南省济源市沁园中学2013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天天练27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新乡市第四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
- 2013年中考英语 完形填空复习篇078-079.doc
- 江苏省无锡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复习—Unit 3 词组卷.doc
-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兰台中学九年级英语初升高模拟试题1高层次班 人教新目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