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文献综述.docVIP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文献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 专业班级: 汉语言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 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简·奥斯丁经过近两百年来读者的鉴赏和批评家的鉴定,已是公认的经典作家了。正如当代著名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所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Sense and Sensibility,1811)、《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1814)、《爱玛》(Emma,1815)、《诺桑觉修道院》(NoahangerAbbey,1818)和《劝导》(Persumion,1818)。其中,《傲慢与偏见》是她最为重要的作品,确立了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也最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傲慢与偏见》初稿的标题为《初次的印象》,写于一七九六年至一七九七年,1812年再稿(并更名),1813年出版并发表。书名的改变象征着从第一印象不可信赖这一观念到给人以错误印象的精神因素的改变。该书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对人物极其生动的描绘——尤其是通过个性鲜明和措辞巧妙的对话而进行的描绘。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借助反讽的手法惊心雕琢、悉心构筑的一部杰出的全反讽的艺术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成功运用了反讽这一修辞手法,使作品更耐人寻味,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反讽成为奥斯丁小说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是奥斯丁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以奥斯丁的小说杰作《傲慢与偏见》为研究对象,探讨作品中反复使用的反讽这一修辞手法和艺术技巧,研究反讽艺术在《傲慢与偏见》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和推动情节等方面的贡献,以及它在形成小说尖刻、讽刺、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方面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这正是本论文写作的目的。 “反讽”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指古希腊戏剧中的“佯装者”角色。它最早出现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指一种引他人上当受骗的欺诈和油腔滑调的修辞手段。在尔后的几百年中,反讽从一种修辞手法发展为文学创作原则以至蕴含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一种多层次、多意蕴的文学术语。艾布拉姆斯的《欧美文学术语辞典》如此界定:“反话(verbal irony),传统习惯上被归类为一种“转喻”(trope):说话人企图表明的含义和他表面讲的话不相一致。这类反话往往表示说话人的某些看法与评价,而实际上暗含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与评价。”[][][][]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农村。由于受生活经历所限,她的作品的主题往往局限于绅士淑女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在恬静的田园生活中描绘乡村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生活画卷。在她短短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为英国文学乃至整个英语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方面,在简·奥斯丁之前,英国盛行的是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潮流。由于感伤主义在内容上过分注重感伤,在形式上矫揉造作,渐渐失去昔日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进而淡出人们的视线。另一方面,奥斯丁之后以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和狄更斯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还未到来。因此,奥斯丁的文学创作在英国文学史上所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由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奥斯丁的一系列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表现出显而易见的现实主义倾向。“奥斯丁的小说描写了中上阶层的乡间百姓闲适的日常生活,情节以人物的爱情和婚姻为主,文笔之间洋溢着浪漫和喜剧色彩,社会讽刺韵味和对人物心理深透的理解。她着力刻画人物性格和个性,描写出英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时期新女性的现代意识与腐朽观念的对抗,从而使作品脱离了18世纪的文学传统的轨迹而逼近现代社会”。[][][](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2008年版,第127页。 []2008年版,第141页。 五、参考文献 [][](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2008年版。 [][][][][][][][]2008年版。 [][] 10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