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三 肝组织核酸的分离
实验目的
验证核酸的分子组成,掌握核酸部分组分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组织细胞中的核酸(RNA和DNA)大部分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遇酸(三氯醋酸)后核酸和蛋白质均被沉淀下来,弃去上清液。沉淀中的核酸又可溶于热的10%NaCl(生成核酸钠),而蛋白质不溶,再弃去沉淀,在上清液中加入乙醇使核酸钠以沉淀形式析出。
RNA与DNA均可被硫酸水解成:磷酸、有机碱(嘌呤碱和嘧啶碱)及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这三类化合物可用下述方法鉴定。
磷酸与钼酸銨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氨萘酚磺酸作用下生成蓝色的钼蓝。
嘌呤碱与硝酸银产生灰褐色的嘌呤银化合物。
核糖经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后者再与地衣酚(3,5-二羟基甲苯)缩合成绿色化合物。
脱氧核糖经浓硫酸脱水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它与二苯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制备肝匀浆:将 1只小白鼠用拉断颈椎的方法处死,剖腹取出全部肝组织,用清水洗净血污,并用滤纸吸干,然后用剪刀剪碎,加0.9%NaCl溶液2ml于研钵中制成匀浆。
2.提取核酸:将全部匀浆置于小试管中,加入2%三氯醋酸2ml,用玻棒搅匀,静置3分钟。然后离心(3000r/min)3分钟,弃上清液,于沉淀中加入10%NaCl溶液2ml,充分混匀,置沸水浴中加热8分钟,用玻棒边加热边搅拌(防止玻管底破裂),使之充分生成核酸钠。取出放冷,离心(3000r/min)3分钟。将上清液倒入另一试管内,逐滴加入95%冷乙醇2ml,边加边搅拌,待析出白色沉淀。静置5分钟后,再离心(3000r/min)5分钟,倾去上清液,留沉淀备用。
3.水解核酸:在上述沉淀(核酸钠)中加入5%H2SO4 4ml,用玻璃棒搅匀,在沸水中加热10分钟,即得核酸水解液。
实验五 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
一. 实验目的
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二. 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有较高分辨率,用它分离、检测蛋白质混合样品,主要是根据各蛋白质各组分的电泳迁移率的不同。这种差异就蛋白质分子本身而言,主要与其所带净电荷以及分子量和形状有关。当电泳体系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时,则得电泳迁移率的大小只取决于蛋白质的分子量,从而可直接由电泳迁移率推算出蛋白质的分子量。
SDS的作用原理在于,这种阴离子去污剂能够与蛋白质结合,破坏蛋白质分子部、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物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而改变原有的空间构象。当有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存在时,可使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彻底还原。并且当SDS的总量为蛋白量的3~10倍且SDS单位浓度大于1mol./L时,这两者的结合是定量的,大约每克蛋白质可结合1.4克SDS。蛋白质分子一经结合了一定量的SDS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了它原有电荷量,从而消除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电荷符号的差异。且由于分子量越大的蛋白质结合的SDS越多,所带负电荷也越多,这就使各蛋白质-SDS复合物的电荷密度趋于一致。同时,不同蛋白质的SDS复合物形状也相似,均是长椭圆状。因此,在电泳过程中,迁移率仅取决于蛋白质-SDS复合物的大小,也可以说是取决于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而与蛋白质原来所带电荷量无关。据经验得知,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7,000~165,000之间时,蛋白质-SDS复合物的电泳迁移率与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lgMW=lgK-bm,
上式中,MW为蛋白质的分子量,m为相对迁移率,K为常数,b为斜率。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对分子量的对数作图,即可得到一条标准曲线。只要测得未知分子量的蛋白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电泳迁移率,就能根据标准曲线求得其分子量。
三. 实验方法及步骤
1.按图安装制胶模具
2.根据所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范围,选择某一合适的分离胶浓度。按下表所列的试剂用量配。
分离胶的配制
7.5%(ml) 10%(ml) 15%(ml) H2O 4.90 4.10 2.40 30%丙烯酰胺 2.50 3.30 5.00 分离胶缓冲液(pH8.8) 2.50 2.50 2.50 10% SDS 0.10 0.10 0.10 TEMED 0.02 0.02 0.02 10%过硫酸铵 0.02 0.02 0.02 总体积 10ml 10ml 10ml 将分离胶混匀后立即灌注于玻板间隙中,上层小心覆盖一层正丁醇。将胶板垂直放于室温下,待分离胶聚合完全后,倾去正丁醇并用滤纸吸干。
3.浓缩胶的制备
按下表配制浓缩胶,将浓缩胶混匀后直接灌注在已聚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用氧生产工艺规程.doc VIP
- 200吨汽车吊书说明书.pdf VIP
- 0.中国中铁建筑施工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工作指引宣贯材料.pptx VIP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专项选聘教师16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HanbellRC系列半封闭螺杆压缩机产品样本-RC系列.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pptx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六年级第2课整理与收纳居室整理与清洁学会消毒 教案.docx VIP
- 技嘉主板H610M S2 DDR4 (rev.1.1)用户手册简体中文(版本 1001).pdf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选调教师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演奏技巧分析53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