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社会科学 2011年第5期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湟 中县为例
柴发柏
摘 要:本文对青海省湟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 了论述 ,
并从青海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提 出了保护和发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文化产业 湟 中 “八瓣莲花”
中图分类号:G12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11)o5—0074—03
作者简介:柴发柏,男,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文化馆群文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 ,是国家、民族文化软
实力的重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其民族性、民众性、民生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
重要文化根基和文化资源 。因此,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文
化发展强根固本 、夯实当下文化创造创新基石的必 由之路。
一 、 青海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青海人 民创造 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
青海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了青海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尤
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各种神话、史诗、音乐、舞蹈、戏 曲、曲艺、绘画、雕刻、剪纸、皮影、刺绣和手
工技艺及各种礼仪、民俗、节 日等 内容,是亟待保护的富矿区。据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心统
计,全省 目前登记在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高达 2639项,其中民间文学233项,民间美术 122项,
民间音乐 292项,民间舞蹈 138项,民间手工技艺 346项,生产商贸习俗61项,消费习俗 316项,人生
礼俗 140项,岁时节令 l82项。这些数字的背后,蕴藏着青海历史悠久、文化 内涵丰富的 “非遗”资
源。其中,湟中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为全省人 口第一大县和农业大县,湟中县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历史沉淀,拥有一批具
有 国家级潜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在此略举几例 :
(一)加牙藏毯编制技艺。这是经过i千多年的传承,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织造技
艺。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毯,其主要产地分布在距西宁市26公里的湟中县加牙村及上新庄。加牙藏
毯从天然原材料的选取到织造:【艺的实施都十分讲究,这使它具有天然环保的品质,适应了人们健康
生活的需要,大j【而备受喜爱。即此而言,加牙藏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商
业价值 。
(二)塔尔寺酥油花。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城所在的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 山中,距西宁25
公里,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 (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
技艺,为 “塔尔寺 。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
74
小贴花。塔尔寺设有 “上花院”和 “下花院”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每院有艺僧二十人左右。现
在塔尔寺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人有扎西尼玛、罗藏龙珠、尕藏加措、加阳谢热、智华若子等。酥
油花作品极易变形,无法长期保存 ,使得传统技艺在传承中不容易得到固定的范本,应进一步加大对
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保护力度 ,有着现实而迫切的需求。
(三)千户营高台。这是青海湟中县特有的民间社火节 目,以儿童演员来造型和扮演人物,并以
独特绝妙的制作技术,集绘画、刺绣、木雕等民间艺术于 “高台”,表演 内容多为传统的戏曲历史故事,
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近年来,千户营高台走出青海,先后在深圳文博会、上海世博会、江苏等地
进行巡演 ,引起强烈反响。
(四)湟中堆绣。这是一种运用 “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的艺术,多用于唐卡制作 ,内容多以
藏传佛教题材为主。湟中堆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湟中县汉、藏群众共同创造和传承,融民
族文化和民间艺术为一炉,它采用浮雕与刺绣巧妙结合的手法,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
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具有较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五)湟中银铜器及鎏金技艺。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尤其
是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