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分析代表作《再别康桥》 诗意:“康桥”的惜别,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感悟。 艺术: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 B.新格律诗的“三美” 意境美:与闻诗的绘画美有所不同,徐诗美在意境,情境交融,物我一 体,意溢境外。 音乐美:一是音节整齐,二是押韵,产生回环之感,三是变沓,三次“轻轻的”使全诗产生一种飘逸之感。 建筑美:诗行排列既有序,又有变化。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中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1月6日中国海上 选自《猛虎》新月书店一九三一年八月版 [例6] 四、李金发及其创作 (一)金发.诗怪 李金发(1900—1976),广东梅县人。1919年赴法留学,学雕塑。1920年开始写新诗,称法国著名象征派诗人魏尔仑为“名誉老师”。1925年回国任教,后来曾任国民党政府外交官员。1976年在美国纽约去世。 取名金发,是在法国留学染病发烧期间,梦见金发女郎携他到各处游览而为。具有梦幻的色彩。意味着他的“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由于他的诗朦胧怪异,因而被人们称为“诗怪”。 (二)诗歌成就 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1.思想内涵 全部诗作的中心意象是生与死的忧伤、现实与梦幻的迷惘。表现“五四”后一些知识分子感到社会黑暗,前程渺茫,而产生的悲观颓废的心情。 2.艺术特征 实践象征主义理论,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用意象来联想、隐喻、暗示,诗意朦胧迷离,诗句晦涩难解。 3.分析代表作《弃妇》 诗意:“弃妇”的象征内涵,“弃妇”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艺术:思想知觉化(象征意象);自由联想,观念奇特联络;通感。 弃妇 李金发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趁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选自《微雨》北新书局一九二五年十一月版 返回 [例7] 必读书目 闻一多:《太阳吟》、《忆菊》、《发现》、《死水》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一首》、《再别 康桥》 李金发:《弃妇》 习 题 1.如何评价闻一多、徐志摩在新格律诗上的探索? 2.李金发对新诗发展有什么作用? 返回 返回 闻一多 青岛山东海洋大学内闻一多旧居 闻一多为潘光旦著《冯小青》插图 返回 返回 徐志摩 返回 返回 李金发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中国现代诗歌的社团、流派 一、 现代诗歌的变革与探索 二、 闻一多及其创作 三、 徐志摩及其创作 四、 李金发及其创作 一、现代诗歌的变革与探索 (一)现代诗歌的变革 1.初期新诗经过胡适的“尝试”,郭沫若的“创造”以及文研会诸诗人的实践,至20年代已成为中国诗歌的主流,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大解放。诗歌形式大解放适应了“五四”时期思想情感大解放的要求。 初期新诗完成了两方面重大变革: 一是用白话作诗,将中国诗歌从文言语体中解放出来,切断了文言分离的传统; 二是创立了自由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诗词的体式中解放出来。 2.初期新诗的缺陷 一是只注重新诗语言(白话)与旧诗语言(文言)的区别,不注重诗体与其他文学体裁语言的区别。 二是意象过于平实,情感和想象力均显不足,缺少回味和余香。 两只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又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过去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