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呼吸不到氧气,4分钟左右脑细胞就会死亡,即使马上抢救,也难逃‘植物人’的厄运。”北京协和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管远志表示。每分钟,人体需250~300毫升耗氧量。新鲜空气中氧气约占21%,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让大家呼吸起来很不放心。与此同时,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在加剧人体“缺氧”,轻则可能导致疲劳、情绪善变等,重则会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生态保养专家,教您告别“缺氧”生活。
常做深呼吸。美国研究者发现,人在正常呼吸的情况下,每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量只有400~500毫升,如果做深呼吸,男性可达3500毫升,女性可达2500毫升,人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能源和氧气。
每工作两小时休息10分钟。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萍指出,长时间精神紧张地处于高压工作状态,大脑耗氧量会随之增加。如果身体本就亚健康,很容易出现供氧不足,造成头晕、思维混乱、工作效率下降。她建议,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每工作两小时就得休息10分钟,伸伸胳膊,抬抬腿,或站在窗边看看远方。
多做有氧运动。美国研究发现,运动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氧。当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通过体内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长期、规律地坚持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效果更好。不过,南京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顾宁提醒,要避免运动过量,否则容易胸闷、气喘等,导致大脑和心脏的缺血、缺氧。
常吃补铁食物。“铁能增强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陕西西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贺晓生表示,平时可适当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鸡蛋、菠菜、黑木耳等。
绿植摆放到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系教授潘小川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阳光照射下,绿植发生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到了晚上,它们会进行吸收作用,和人们争抢着吸收氧气。因此,阳台、大厅等阳光充足处适合摆放绿植,但卧室最好不放大量绿植,即使放,临睡前也最好搬出去。福建省南平农校教授汪志铮补充说,吊兰、白掌、文竹、绿萝等净化空气效果都不错。另外,芦荟如同“空气监测器”,一旦叶子呈褐色或有黑色斑点,就说明应想办法改善空气质量。
勤开窗通风。国内一项调查显示,60%以上的白领认为,头昏脑胀、思维迟钝等大脑缺氧症状由办公环境引起。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主任宋广生表示,密闭的写字楼中人员密集,如不注意通风,室内氧气会逐渐减少。所以,每天应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家中也应在空气好时,每天早、中、晚各通风20分钟,睡觉时别紧闭门窗。洗澡时,老人更应注意,密闭空间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而发生意外。
少暴饮暴食。韩萍说,暴饮暴食后,消化系统压力很大,机体便会把更多的血液分配到胃肠,用来消化食物。这样一来,其他组织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处于缺氧状态。饮食的关键是均衡,饭吃到七八分饱即可,晚上更要减少应酬。
水杯不要离手。身体缺水会导致血液更粘稠,有效循环的血量减少,流速相对减慢,血氧量也会随之下降,造成机体缺氧。韩萍表示,不管渴不渴,每天都要定时喝水,保证1200毫升左右的饮水量,让血流带着氧气,自然、顺畅地给机体送去能量。
别忽视打鼾。调查显示,打鼾在我国的发病率是15%左右,每5个打鼾的人就有1个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说,造成打鼾的原因很多,应及时到呼吸科就诊,并主动改善生活方式,多锻炼,戒烟限酒。此外,脑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都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同样需积极治疗。
吸氧设备别乱用。市场上家用制氧机很畅销,潘小川说,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足以满足人体需要,没有必要使用。加上制氧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室内的含氧量,但一打开门窗,空气流动就破坏掉这种效果,所以安装意义不大,不如直接开窗通风。
常给心理充“氧”。节奏快,压力大让很多上班族内心憋闷,心理“缺氧”。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建议:一是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提升自己,上些培训课或兴趣班;二是回归家庭生活,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多和亲朋好友去户外郊游或聊天,放松身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