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可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受污染河水水质的研究.pdfVIP

应用可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受污染河水水质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5卷 第9期 中 国给 水 排 水 Vo1.25No.9 2009年 5月 CHINA WATER WASTEWATER Mav2009 应用可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受污染河水水质的研究 谌建宇 , 许振成 , 骆其金 , 廖柏寒 , 虢清伟 (1.国家环保部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5;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国际 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 通过 中试考察了应用可渗透反应墙 (PRB)技术修复受污染河水水质的可行性。结 果表明:以铁屑、焦炭和沸石为介质的PRB系统对 COD、TN、NO;一N、NH4+一N和 TP都有较好的 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36%、62.16%、76.62%、26.85%、82.04%。铁屑的内电解及净 化材料的吸附是 PRB系统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可渗透反应墙 ; 受污染河水; 水环境修复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4602(2009)09—0005—04 ApplicationofPermeableReactiveBarrierforRemediation ofPolluted RiverW ater CHENJian—yu, XUZhen—cheng, LUOQi-jin, LIAOBai—han, GUOQing—wei (1.SouthChinaInstituteofEnvironmentalSciences,MEP,Guangzhou510655,China; 2.CollegeofInternationalStudies,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andTechnology, Changsha410004,China) Abstract: Thefeasibilityofapplying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toremedypollutedriver waterwasinvestigatedbypilottest.Theresultsshow thatthePRBsystem usingscrapiron,cokeandzeo— liteasreactivemediahashighremovalratesofCOD,TN,NO;一N,NH;一NandTP,being59.36%, 62.16% ,76.62% ,26.85% and82.04% respectively.Theinternalelectrolysisandtheadsorptionby purifyingmaterialarethemainmechanismsofpollutantremovalinthepermeablereactivebarrier. Keywords: pemr eablereactivebarrier; pollutedriverwater; waterenvironmentremediation 可渗透反应墙(PRB)是 目前欧美发达 国家普遍 等,以期为后续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研究并 已开始 商业化应用 的一项 污染修复技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术 ¨ 。我国对 PRB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 1.1 中试系统的构建 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J。该技术最初主要用于地 PRB中试系统由进水槽、反应区及出水槽构 下水污染的防治,但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国 成。进水槽尺寸为150cm×72cm×150cm,反应区 外已开始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地表污染水体的修复, 尺寸为276cmx72cm×120cm,出水槽尺寸为40 国内则还未见这方面的报道。笔者以受污染的滇池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