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267.6-2003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6部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法.pdf

  • 12
  • 0
  • 约1.2万字
  • 约 12页
  • 2017-09-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9267.6-2008
  •   |  2003-08-19 颁布
  •   |  2004-01-01 实施

GB/T 19267.6-2003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6部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法.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13.310 A 92 iAE)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9267.6-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6部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Physicalandchemicalexaminationoftraceevidenceinforensicsciences- Part6: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 2003-08-19发布 2004-01-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发 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GB/T 19267.6-2003 ol1 青 GB/T 19267《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分为12个部分: — 第1部分:红外吸收光谱法; — 第2部分: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3部分:分子荧光光谱法; — 第4部分:原子发射光谱法; — 第5部分: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6部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 第7部分: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 第8部分:显微分光光度法; — 第9部分:薄层色谱法; — 第10部分:气相色谱法; — 第11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2部分:热分析法。 本部分为GB/T 19267第6部分。 本部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SBTS/TC17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上海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本部分起草人:邵致远、梁鲁宁。 GB/T19267.6-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6部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扫描电镜的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刑事技术领域中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其他领域亦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26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3966-1992 分析仪器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13966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扫描电镜 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 在扫描线圈的磁场作用下,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按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作光栅扫描 也(称逐点扫描),由探测器接收样品中激发的二次电子等信号,再经光电转换在荧光屏上观察到反映样 品表面形貌的电子图的方法。 能谱法 energydispersivespectrometry(EDS) 用具有一定能量和强度的粒子束轰击试样物质,根据试样物质被激发的粒子能量和强度,或被试样 物质反射的粒子能量和强度的关系图称(为能谱)实现对试样的非破坏性元素分析、结构分析和表面物 化特性分析的方法。 扫描电镜能谱法 SEM-EDS 微束电子轰击试样,激发试样微区的各元素特征X射线,探测系统显示出该微区各元素特征的X 射线能量和强度的关系图称(能谱)以及它们在试样表面的分布图。 3.4 二次电子 secondaryelectrons 这是样品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入射电子的激发而发射到样品以外的非弹性散射电子。通常它的能 量较低,而且它的产生区域较小。 3.5 二次电子成像 secondaryelectr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